区块链节点与超级节点

一、什么是区块链节点?

要知道什么是超级节点,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节点。区块链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就相当于存储所有区块数据的每一台电脑或者服务器终端。所有新区块的生产,以及交易的验证与记帐,并将其广播给全网同步,都由节点来完成。

简单地说,节点就是埋头干活的。而且公有链上所有的节点都会抢着干活,因为只有优先抢到记帐权,系统才会生成加密货币给予奖励。

节点,就是我们俗称的矿工。每个矿工的不同算力,决定了它能分配到多少记帐权,收获多少奖励。在区块链网络中的矿工,就像传统的银行,都是为用户的交易提供记帐服务的。

二、什么又是 BRC 的超级节点?

要说起 BRC 的超级节点,就不得不从区块链的共识机制说起。

由于所有的公有链都是社区自治,没有中心领导来决策,为了维护公有链,必须多数社区用户达成一致意见。而如何达成,就是共识机制。

区块链第一代共识机制叫 POW,就是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俗称挖矿。要想生产新的区块,就必须进行成千上万次哈希碰撞的运算。而这些运算,会消耗很多电力,造成能源浪费,因此也倍受垢病。更让大家担心的是,一旦大部分算力被垄断,去中心化就受到威胁

第二代共识机制叫 POS,就是权益证明共识机制,它是根据持币数量与时间来决定谁拥有更多的记帐权。这种共识机制的优点是可以避免能源消耗,但缺点是话语权都被持币大户所掌控,形成*集权的特征,也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初衷背道而驰。

第三代共识机制就是 DPOSDPOS 共识最大的特征,就是在 POS 权益证明的基础之上,加入了现实世界中议会选举制度。从 100 个备用节点中,经过所有持币用户投票选举诞生的最终获得记帐权的 21 个节点

三、超级节点有什么特征与优势?

超级节点就是 DPOS 共识的具体实践。首先,由于使用了去中心化的投票机制,DPOS 相比其他的共识算法更加*化,不容易被持币大户垄断话语权。

21 个超级节点的产生,都由公平、公正的投票产生 。如果 21 个节点代表不能履行他们的职责,比如说当轮到他们工作时,没能及时生成区块,他们就会被除名,再由社区选出新的超级节点来替代。

其次,由于减少了节点数量,21 个超级节点运算的效率更高 。据称在最理想的状态下可以实现每秒百万级的 TPS。这就完爆了现在所有公有链的运行效率,前途不可估量。

虽然总的来说超级节点数量不多,牺牲了部分“去中心化”成分,但是并不会因此导致中心化的弊端 ,因为任何一个节点不遵守宪法的超级节点,就会被*投票将其否决撤换。

另外,这 21 个节点的出块顺序,以及对全网交易的审核顺序全部由系统随机设定,并且随时会变,这样既能有效率地升级,同时能够防范作弊、硬分叉

最后要特别讲到的是,超级节点数量可以灵活变通,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当超级节点的数量不能够满足项目发展时,社区可以发起投票来增加节点数量。

四、超级节点选举?

超级节点的选举过程与现实中的选举过程类似,只不过在超级节点选举过程中是每个代币一票而非一人一票。持币人会通过项目方开发的智能合约在投票系统中完成投票。根据项目方源码中投票系统部分的代码,能够看出一些投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