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14.10改换内核(3.16.0-23换成3.17.6 具体图解在附件里)

Ubuntu14.10更换内核(3.16.0-23换成3.17.6 具体图解在附件里)
安装完Ubuntu后没有设置root密码的问题,可以在终端输入命令 sudo passwd,然后输入当前用户的密码,回车,终端会提示我们输入新的密码并确认,此时的密码就是root新密码。修改成功后,输入命令 su root,再输入新的密码就ok了。

想知道当前Linux的内核版本,可以通过命令
# uname –r

(1) 从普通用户切换到root身份的命令。
$ su 回车,系统提示输入root的密码,输入密码并回车后,切换为#提示符。
在执行下面更新命令还是先执行这个解锁名令吧
sudo rm /var/cache/apt/archives/lock
sudo rm /var/lib/dpkg/lock


Apt-get update (提示错误,但没提示失败,我直接忽略)


apt-get install kernel-package libncurses5-dev fakeroot wget



$ cd /tmp
$ wget http://www.kernel.org/pub/linux/kernel/v3.x/linux-3.17.6.tar.xz
下载的内核源代码保存在/tmp目录下,文件名为linux-3.17.6.tar.xz。

解压内核源代码
将新的内核代码解压到/usr/src目录下,注意此处要用root身份。对于xz类型的压缩包的解压方法:
# xz –d linux-3.2.58.tar.xz
# tar –xvf linux-3.2.58.tar –C /usr/src
需要说明的是,其实还有许多网站保存此文件;它们采取的压缩方式可能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命令进行解压。

3. 配置内核
在编译内核前,一般来说都需要对内核进行相应的配置。配置是精确控制新内核功能的机会。配置过程也控制哪些需编译到内核的二进制映像中(在启动时被载入),哪些是需要时才装入的内核模块(module)。
首先进入内核源代码目录:
# cd /usr/src/linux-3.2.58
如果不是第一次编译的话,有必要将内核源代码树置于一种完整和一致的状态(如果是第一次可跳过此步)。因此,推荐执行命令make mrproper。它将清除目录下所有配置文件和先前生成核心时产生的.o文件:
#make mrproper
然后配置编译选项(此处使用原内核的配置文件,完整的配置命令看操作提示):
# cp /boot/config-3.2.0-23-generic-pae .config
该命令的作用是将原内核配置文件拷贝的当前目录下,并命名为.config。若需要进一步修改配置请参照操作提示。
编译内核,就用:
#make(转到内核解压目录)
编译内核需要较长的时间,具体与机器的硬件条件及内核的配置等因素有关(采用VMWare虚拟机,需要约60分钟)。完成后产生的内核文件bzImage的位置在/usr/src/linux/arch/i386/boot目录下,当然这里假设用户的CPU是Intel x86型的,并且你将内核源代码放在/usr/src/linux目录下。
如果选择了可加载模块,编译完内核后,要对选择的模块进行编译,可用:
#make modules









5. 安装新内核模块和新内核
首先,用下面的命令将新内核模块安装到系统的标准模块目录中:
#make modules_install


然后,用下面的命令将新内核安装到系统中:
# make install
通常,Linux在系统引导后从/boot目录下读取内核映像到内存中。因此如果想要使用自己编译的内核,就必须用make install命令将启动文件(内核映像)安装到/boot目录下。


6. 了解grub配置启动文件
如果使用grub启动Linux,需要在grub.cfg中增加启动项(近几年Ubuntu发行版的启动文件为/boot/grub/grub.cfg文件)。建议不要去编辑这个文件,因为这个文件是自动生成的。可以查看启动配置文件:
#more –d /boot/grub/grub.cfg
若文件中有如下内容,说明新内核启动项已添加成功。
menuentry 'Ubuntu,with Linux 3.2.58' --class ubuntu --class gnu-linux --class gnu --class os {
recordfail
gfxmode $linux_gfx_mode
insmod gzio
insmod part_msdos
insmod ext2
set root='(hd0,msdos1)'
search --no-floppy --fs-uuid --set=root ccc4776d-a0ae-410b-9ffd-54eff9ca4f6d
linux /boot/vmlinuz-3.2.58 root=UUID=ccc4776d-a0ae-410b-9ffd-54eff9ca4f6d ro find_preseed=/preseed.cfg noprompt quiet
initrd /boot/initrd.img-3.2.58
}
menuentry 'Ubuntu,with Linux 3.2.58 (恢复模式)' --class ubuntu --class gnu-linux --class gnu --class os {
recordfail
insmod gzio
insmod part_msdos
insmod ext2
set root='(hd0,msdos1)'
search --no-floppy --fs-uuid --set=root ccc4776d-a0ae-410b-9ffd-54eff9ca4f6d
echo 'Loading Linux 3.2.58 ...'
linux /boot/vmlinuz-3.2.58 root=UUID= ccc4776d-a0ae-410b-9ffd-54eff9ca4f6d ro recovery nomodeset find_preseed=/preseed.cfg noprompt
echo 'Loading initial ramdisk...'
initrd /boot/initrd.img-3.2.58
7. 重启系统查看效果
经过前边步骤,已编译了内核镜像且放到了指定位置/boot;也配置了/boot/grub/grub.cfg。现在,可以重启主机系统,期待编译过的Linux操作系统内核正常运行!
#reboot 重启系统


系统启动后,从启动菜单中选中新内核引导Linux(默认是从新内核镜像启动系统);进入后可以执行uname –r命令查看内核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