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小弟我的“博客占位”

剖析我的“博客占位”

不算博客的博客……(本来没打算写成博客的,本来就4句话)

 

上个月29号我博客占位一篇,犹豫了两天,最后还是没有把博客贴上来。

下面是压在我脑海深处的一些想法:

(1)需要写的东西很多,想要写的东西也很多;可是总感觉理解不深,心里的那种胆怯、战栗,于是迟迟不敢下笔。

你在畏惧什么?

怕别人的嗤笑、轻视?(不是)

怕自我的那种不满意、不满足?

那就努力去靠近,让自己满意,step by step.

(2)有一些东西可以写,可是自己又觉得东西太小,不值得当作一篇博客,一些琐碎却如珍宝的东西就零落掉了。

我有很多,就这样在零零落落中散失了。最近也有几篇,觉得太小,觉得不值当,觉得没东西,总在等待另一件“惊天动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狗熊掰棒子,还剩下几个。颗粒归仓,你的颗粒呢?(总不能只有一个棒槌吧-_-|||)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其优点,我们可以学习。每个颗粒也是如此,你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可能不是它的问题,而是你水平不够。

(3)看视频--轻量级--输入;写博客--重量级--输出

这是一种趋势。

从以前的“隐隐感觉”,到如今的“明确的不能再明确”。

看视频,越来越轻松,脑力消耗中等以下,原因:知识的输入总是很轻松。

而写博客,却变得越来越“困难”,知识的片面、理解的不深入,搜索/确认/测试 工作的加大,让我们迟迟不得动笔。知识的输出...工作量还是蛮大的。

不过,当你经过一番“梳理”,写博客的那一刻,天开云散、阳光普照。少了一份雾霾,多了一份明朗;少了一分不确定,多了一分坚定;松散的摇摇欲坠,变得踏实、紧密。

(4)时间效率,有效学习时间,意识懒惰

时间效率、时间管理。

时间效率=有效学习时间/学习时间。

额,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东西,懒人图库,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学会偷懒,并懒出境界是提高工作效率最有效的方法”——果然我还是不够“懒”啊~~~

回归正题

——时间管理

GTD:收集、整理、组织、回顾

帕累托原则:二八定理;重要紧急、紧急不重要、重要不紧急、不紧急不重要(重要紧急的事情—提前做)。

——个人管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协作增效、不断更新。

——方法、工具

Email,番茄:思想,不局限于某个工具、软件。

番茄工具的使用,我没有坚持下来,时时敲响的“警钟”,让我的精神高度紧张,精神疲惫,然后就彻底松懈了。

我想我还是需要番茄的,不再拘泥于“学习时间”,一天十几个番茄,追求基数的大量。

时间效率,增加我的有效学习时间,制定适合我的番茄。

一张一弛、一疏一密,协调好它们的比例,谱出我的时间管理的优美旋律。

3楼lb858585855天前 15:49
合理,量化,过程,结果,有规律的旋律~
2楼lfsf8026天前 10:45
剖析很透彻
1楼lfmilaoshi6天前 19:08
一张一弛、一疏一密,协调好它们的比例,谱出我的时间管理的优美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