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DP的一般思路 期望DP的一般思路

转载自___new2zy___

期望(dp),也加概率(dp)

一般来说,期望(dp)找到正确的状态后,转移是比较容易想到的。

但一般情况下,状态一定是“可数”的

事实上,将问题直接作为(dp)的状态是最好的。

如,问(n)人做(XX)事的期望次数”,那么不妨设计状态为(f[i])表示(i)个人做完事的期望

转移一般是递推,通常分两种,一种是从上一个状态转移得(填表法),另一种是转移向下一个状态(刷表法)。

有时期望(dp)需以最终状态为初始状态转移,即逆推

如f[i]表示期望还要走f[i]步到达终点。这种状态的转移是刷表法

形如(f[i]=∑p[i→j]*f[j]+w[i→j]),其中(p)表示转移的概率(w)表示转移对答案的贡献

一般来说,初始状态确定时可用顺推,终止状态确定时可用逆推。

大概期望(dp)的套路就是这样了吧。。。(我还是菜讲得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