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部城市人才外流有关问题的思考
关于中部城市人才外流问题的思考
今天看到那个关于苏北问题的帖子,作为一个长期外地漂泊的人,随便写一点。
我中学是新乡铁一中,初高中同一学校,但我们班是部分被骗的,因为大都是铁路子弟,自然容易被铁路系统骗,算铁路系统保送班。
班主任一开始大家以为很严厉,后来都失望了,其实就是个为个人利益而来的主,甚至包括她曾经最得意的几个学生都看不上她,因为中间的琐事太多。
全班从最开始的47人,高一就变成56人,到了高三毕业前已经拓展到了73人。
目前在新乡市工作的不到10个人,在河南省内的还有6个,其他人全部都在外地,甚至国外。
其实不是不想回去,刚毕业的时候是回去无法生活,现在是回去已经找不到工作,自己创业又没有合适的土壤。
我今年去了趟银川,环境真是不一般的好,河南确实没法比,至少新乡,焦作,郑州,洛阳都比不了。我对我同学说,如果我老家是宁夏的,我也不出去,至少有个环境,至少活得安心,舒服,从吃住行来看都是很舒服的。
但这些在河南,都不具备。
前面一年在襄阳带团队,就评价了一下襄阳市政府的短视行为:
襄阳想要拓展东津新区,可是,市区房子都盖到30多层以上(不讨论开发商行为,赚钱行为,这个我都清楚,但是对于政府来说,城市规划决定了城市的未来),一共两百多万人的小城市,最后弄得市中心无比拥挤,居然堵车堵到死的状态。所谓的东津新区自然没有人愿意去。
我就对当地的同事说,一个中小城市要发展,首先房地产必须控制楼层,限制7层的高度,人自然就分流出去了,也绝对不会拥堵了,因为上下班的路线自然就分散了。所谓东津新区的房子也会有人买了,而现在,市区的房子都卖不完,谁还可能去东津新区那个荒地上买房子,去工作。开发商也不愿意去那边盖房子,因为卖不上价格。
现在只有华为一个部门在那边要了块地,很大,可是,周边都是荒草,据说电都是拖了一年多才通上。
市长因为没有得到省里的升迁,居然辞职不干了,后来又给了一个同级别的某地市长位置就去了。唉,一帮官迷,怎么能给老百姓带来幸福。
襄阳做为湖北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居然这个水平,也实在是贻笑大方了。
这就是中部中小城市的一个典型形态。
而襄阳比起河南的各个城市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有水路,一条汉江增色很多。
换句话说,河南的各个城市都处于比襄阳还要尴尬的处境上。
想让人才回去,没有环境是不行的,想要产业上来,没有人才是不行的。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河南的没落属于正常的情况,因为这是交通运输方式改变的结果。
明清以前是因为海运不发达,所以,内陆运输为主力,自然逐鹿中原才是最便利的,最容易对全国产生控制核辐射的,所以,那个时代,内陆中心城市就容易成为首都。
当海运发展起来以后,沿海的发展就会加快而内陆的没落是可预见的结果。
但是,将来还有机会,也就是随着航空技术的变革带来的均衡发展机会,只不过,未必是我们这一代人能看到的了。
就目前而言,要想留住人,不仅仅是靠乡情,而更多的应该是为人的发展和整体做考虑,这恰恰是目前政府所欠缺的,所以,有能力的人只能走,只能选择离开。
不是想要走,不是想要离开,所有的背井离乡都是被迫的,上面的内容同样适用于所有中部和西部的内陆城市。
不小心打多了,不写了,先这样吧。
今天看到那个关于苏北问题的帖子,作为一个长期外地漂泊的人,随便写一点。
我中学是新乡铁一中,初高中同一学校,但我们班是部分被骗的,因为大都是铁路子弟,自然容易被铁路系统骗,算铁路系统保送班。
班主任一开始大家以为很严厉,后来都失望了,其实就是个为个人利益而来的主,甚至包括她曾经最得意的几个学生都看不上她,因为中间的琐事太多。
全班从最开始的47人,高一就变成56人,到了高三毕业前已经拓展到了73人。
目前在新乡市工作的不到10个人,在河南省内的还有6个,其他人全部都在外地,甚至国外。
其实不是不想回去,刚毕业的时候是回去无法生活,现在是回去已经找不到工作,自己创业又没有合适的土壤。
我今年去了趟银川,环境真是不一般的好,河南确实没法比,至少新乡,焦作,郑州,洛阳都比不了。我对我同学说,如果我老家是宁夏的,我也不出去,至少有个环境,至少活得安心,舒服,从吃住行来看都是很舒服的。
但这些在河南,都不具备。
前面一年在襄阳带团队,就评价了一下襄阳市政府的短视行为:
襄阳想要拓展东津新区,可是,市区房子都盖到30多层以上(不讨论开发商行为,赚钱行为,这个我都清楚,但是对于政府来说,城市规划决定了城市的未来),一共两百多万人的小城市,最后弄得市中心无比拥挤,居然堵车堵到死的状态。所谓的东津新区自然没有人愿意去。
我就对当地的同事说,一个中小城市要发展,首先房地产必须控制楼层,限制7层的高度,人自然就分流出去了,也绝对不会拥堵了,因为上下班的路线自然就分散了。所谓东津新区的房子也会有人买了,而现在,市区的房子都卖不完,谁还可能去东津新区那个荒地上买房子,去工作。开发商也不愿意去那边盖房子,因为卖不上价格。
现在只有华为一个部门在那边要了块地,很大,可是,周边都是荒草,据说电都是拖了一年多才通上。
市长因为没有得到省里的升迁,居然辞职不干了,后来又给了一个同级别的某地市长位置就去了。唉,一帮官迷,怎么能给老百姓带来幸福。
襄阳做为湖北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居然这个水平,也实在是贻笑大方了。
这就是中部中小城市的一个典型形态。
而襄阳比起河南的各个城市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有水路,一条汉江增色很多。
换句话说,河南的各个城市都处于比襄阳还要尴尬的处境上。
想让人才回去,没有环境是不行的,想要产业上来,没有人才是不行的。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河南的没落属于正常的情况,因为这是交通运输方式改变的结果。
明清以前是因为海运不发达,所以,内陆运输为主力,自然逐鹿中原才是最便利的,最容易对全国产生控制核辐射的,所以,那个时代,内陆中心城市就容易成为首都。
当海运发展起来以后,沿海的发展就会加快而内陆的没落是可预见的结果。
但是,将来还有机会,也就是随着航空技术的变革带来的均衡发展机会,只不过,未必是我们这一代人能看到的了。
就目前而言,要想留住人,不仅仅是靠乡情,而更多的应该是为人的发展和整体做考虑,这恰恰是目前政府所欠缺的,所以,有能力的人只能走,只能选择离开。
不是想要走,不是想要离开,所有的背井离乡都是被迫的,上面的内容同样适用于所有中部和西部的内陆城市。
不小心打多了,不写了,先这样吧。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