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弟我微博做的回复,关于中国知识灌输教育和国外知识引导教育
今天我微博做的回复,关于中国知识灌输教育和国外知识引导教育
如果发现你的孩子不适合做创造性工作,那,做一个普通的工人也没什么丢人的。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和自己适合做的,否则,都是僵化死板的教育。
针对下图中的文字,我有些评语在图下方。
关于中国教育,我并不认为知识灌输就是错误的,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有些人可以做这样的事情,有些人适合另外一种教育模式,这些都应该区分出来,而不是同一个方法教育所有的孩子,同样,国外的教育方式也有不适应的孩子,也许这些孩子更适合做知识灌输而不是知识引导。如果发现你的孩子不适合做创造性工作,那,做一个普通的工人也没什么丢人的。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和自己适合做的,否则,都是僵化死板的教育。
单纯的说某一种教育方式比另一种好,这本身就是僵化的教育思维,怎么可能引导出真正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另外,其实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在对某一项知识认知的不同阶段,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比如某些阶段就需要知识灌输,有些阶段就需要知识引导。单纯一种方式对待同一个孩子或者你自己,那么你的学习和教育方式也是错误的。同样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有人说基础是分析的前提,嗯,窃以为不太合理,说未来的前提比较合适,应该说这个前提是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知识基础,另一个是分析能力。
前者其实未必需要记忆,关键是有印象,知道有,需要的时候怎么找到,而这恰恰是后者才能提供的,所以,偏其一均不可。
- 1楼qingrun昨天 21:39
- 标 题: Re: 今天我微博做的回复,关于中国知识灌输教育和国外知识引导n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Dec 30 21:38:18 2015), 站内n n我说的也未必正确,因为在对别人教育的时候,往往是很难精确地把握住问题点的,尤其是对于还无法完整清晰表达自己意思的孩子身上。n我更愿意努力从孩子的角度来寻找他感兴趣的点,而不希望是用我的经历来给他塑造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n每个人都是有区别的,每个人将来要做的事情也未必是相同的,对于你有用的知识点和知识体系,未必对另一个人是有效的,全面未必比专一更好,当然专一也未必比全面更好,还是要看具体的个人。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有很多,我就不举了。n我的观点仍然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待与寻找,角度与方向。千万不要说,我曾经如何,所以,你也要如何,更不要说,我曾经因此失去了什么,所以,你一定不能失去。n从哲学的角度看,失去未必是坏事,得到也未必是好事,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失去与得到恰恰是形成这个人最终形态的必然经过。不知,以为然否?n【 在 mildsevens 的大作中提到: 】n: 或者我应该修改一下,广泛的知识结构?至少知道有哪些方向才能有意识地去寻找?n: 我家孩子比较小,可能我现在更加关注完整知识体系的搭建。我从自己的学习经历认为,只有在一定学习技能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开始有意识的分析,而学习技能的掌握是离不开具体的知识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