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会是中国的第五代计算机吗
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认为自己的经济实力强劲,迫切希望在各个方面证明自己,特别是科技方面,于是雄心勃勃的推出了第五代计算机计划。要做神经网络计算机,走一条和美国完全不同的道路。集中日本全国科技之力,要对美国弯道超车。最终结果大家都知道,日本的赌博失败了,10年的投入白费了,在科技领域,日本不但没能超越美国,反而被美国甩得更远。
我再看一下今天的中国,弯道超车的新闻不断在新闻联播中出现,在充满问题的经济繁荣中,如何证明中华民族的优越性成为了自卑的中国人想要做的事情。但是由于儒家文化所造成的内在的自卑,东亚人都没有一种和西方世界正面公平竞争,以一种强者的心态从正面超越西方的勇气。而是不断的想如何取巧获胜。所以二战有了日本偷袭珍珠港,上世纪80年代有了日本的第五代计算机,韩国的各类世界第一,今天中国的各类弯道超车。这一切都是为了掩饰真个东亚民族内在的自卑感,让整个儒家文化下的东亚民族可以不用直面自我的内心。
但是任何没有根基的投机,在和西方根基扎实的优势面前,最终都是不堪一击的。所以二张日本战败了,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第五代计算机计划失败了,韩国的各类世界第一成为大家的笑柄,美国对待韩国也是视为劣等同盟。而中国的弯道超车,会是什么效果?也许更多的只是一个笑话巴。
当然一向重视研究对手弱点的美国人,对于东亚人的这一弱点早已了然于胸,所以在东亚出现竞争者时总是能够从容应对。让日本人自以为得意的去购买半个美国,给日本人一个误导,让日本自以为得意的全力投入所谓第五代计算机的研发。通过这些满足自卑的日本人的虚荣的误导方式,让日本的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陷入了停滞不前。科技创新力收到重创,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和美国抗衡。美国成功的兵不血刃的解决了日本崛起这个潜在的威胁。使日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会臣服于美国。
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同样感到了威胁。本世纪的两场战争和08年的金融危机,让美国的实力受损。但是了解东亚人弱点的美国,同样有自己的办法。首先通过吹捧和恐吓,让中国放弃了经济转型的良机,反而放出4万亿,给中国经济埋设了更多的地雷。当中国发现问题时,当然,保证中国不超越美国最关键的还是科技领域。针对中国人喜欢抄作业的特点,美国人再次估计重拾,抛出了“深度学习”,在明知“深度”学习的局限性的情况下,把“深度学习”包装成可以解决一切人工智能的万能工具向中国推销。于是喜欢抄作业的中国科技届几乎倾巢而出,都向着这个美国最新推销的高科技投奔而去。各大互联网企业更是不顾一切的投奔过去,放弃其它所有的技术选项,都投入“深度学习”的怀抱中。什么都准备用“深度学习”去做。两三年过去了,“深度学习”除了在已经证明了的领域内,再也没有取得新的进展。
为了继续牵制中国的科技力量,让中国的科技力量都放到“深度学习”中,AlphaGo应运而生,利用能给中国人带来虚荣的围棋,用“深度学习”加强价值网络,战胜了李世石。这就进一步让需要虚荣的中国人把科研的更多力量都投入到“深度学习”这个大坑之中了。阿里投入大量资源,开发了新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围棋程序,并且准备挑战AlphaGo,给自卑的中国人一些心理慰藉。而各大互联网企业,也准备卯足劲,都想利用深度学习来秀一把,为自己吸引眼球和注意力,在注意力经济中再捞一把。然而从来都只有第一能够在注意力经济中获得足够的回报,这种跟风所能获得的回报注定是有限的。除了说明创新能力不足之外,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当然,Google非常清楚其中的奥妙,在赚足注意力,大大提升股价之后,再牵制中国这些抄作业的互联网企业的精力,为美国针对中国的科技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完成和李世石的对弈,Google就不会继续在AlphaGo上继续投入太多的精力。因为需要它做的事情已经做完,而要真正的实际价值,AlphaGo能做的确实不多。留下中国抄作业的各大公司自己忙活,自己玩去了。同时让中国这些抄作业的企业进一步抱紧深度学习,减少对其它技术的尝试,困死自己。
中国的政府和中国的富豪们,以一种弱者的心态去对待科研,于是乎大量本来应当用于技术探索的资源,被用来不断的重复美国做过的事情。比如阿里,可能每一个可能会用到机器学习的项目,阿里的团队必然就去用深度学习,因为阿里的技术高官们和国外的联系,他们需要建立安排国外选剩人才的渠道,所以推进这些看似牛X,但在美国市场有限的技术才行。而号称重视创新的马云,其实完全不懂何为创新,任由一个技术霸占阿里的技术领域,而不加以限制。其实阿里让2,3个团队去做同一个技术就好,而其他团队必须选择新的技术尝试方向,不然就只是浪费资源。即使阿里又支付宝这个钞票复印机,最终也不和和创新粘上半毛关系。
当然,再给中国一个“万能”的“深度学习”去摆弄的时候,美国同样不忘记把中国有用的技术和相应的科技人才挖走。做的很有特色和前途的HowNet在国内不能得到支持,被迫去美国寻求发展。
当然,继续通过留学机会来中国发现符合美国要求的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通过推销“深度学习”这样潜力确定的技术,也为美国不需要的人找到出路,让更多的人愿意去美国留学,为美国提供人才筛选的机会。
通过这些手段,美国继续保持科技探索的开放性,同时让中国的科技探索变得越来越封闭。从而让中国虽然有世界上最多的科研人员,但主要精力都是放在争夺科研经费上。而且在美国的科技攻击战略下,中国不断的想抄作业和跟随,不想投入精力去深耕细作和各种可能性的探索中去。所以中国最好的实验室做的事情就是把美国做过的事情再重复做一遍,中国主要的科研经费都是用于少量的海龟去改善生活(甚至是生活在海外的家人的生活)和培植派系,为美国安排更多的过时过剩人才。而大量有想法的人才是没有机会去使用真正需要使用的顶级实验室,也没有机会去过上体面的生活。所以中国的教育和科技体系已经成为美国的附庸,人才如果不能去海外一趟,能够获得机会的概率比买彩票中大奖的概率要低无数个数量级。
所以,按照目前的趋势,深度学习很可能成为中国的“第五代计算机”,中国投入巨大的力量去折腾,而放弃了探索其他的科研方向。而深度学习的局限性美国已经很清楚,所以只保持适当的投入,而去探索更多的科研方向。最终使中国丧失科技进步的机会,不得不继续依附在美国的科研体系之下。
中国的教育和科技,真正该学习的不是美国的技术,而是美国的体系,只有建立一个开发的教育和科研体系。让有想法的人可以获得最好的设备和实验条件,让国内人才和海龟有同等的机会和待遇。让使用国家经费做出的成果成为中国社会共享的成果,而不是某些人用来赚钱的手段。只有这样的体系才能发挥中国科技人员远远多于美国的优势,最终在科学技术上超越美国,而不是作为美国教育科研体系的附庸和兜底买单的傻瓜。
中国真正需要的海龟是像钱学森那样可以带来科研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的人,而不是国外筛选剩下的科技人员。
正如成功学所说,中国和美国在科技方面的区别,就如同富人和穷人的区别。中国管理科技的官员和巨富们,始终抱着穷人的思维,自认为低人一等,等着抄袭,把自己好的资源倒贴钱的给美国用。而美国就是抱着富人的思维,充分利用本国资源的基础上,还大量调动其它国家的资源用(免费的,甚至还可以赚钱)。如果不改变管理的思路,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永远是穷人,而美国永远是富人。中国永远只能做美国教育科研体系的附庸,还要为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倒贴钱。
最后说下个人对创新的看法,创新是尝试别人没有尝试过的方法,或者把方法用到别人没有用过的地方。这是对于每一个人而言。而对于一个国家或者大型的组织,怎么样才是做创新?就是让里面的每一个人去尝试所有不能被证明不可行的方法和应用场景。只有这样做这个国家和组织才是能创新的。而中国和中国的大型企业所做的一切都是与此背道而行,所以“创新中国”就只是一个口号,在目前的文化和管理体系下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日本“第五代计算机”的命运,就是中国科技的未来。中国各级官员和豪富们嘴上说“创新”,实际上依然在做“抄作业”的,是美国科技的附庸,为美国的科技发展贴钱和收拾剩余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