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形式之0——简单工厂模式
简介
之所以名称为“设计模式之0”,是因为,简单工厂模式并不属于23种GOF设计模式之一。他是由一个工厂对象决定创建出哪一个产品类的实例。简单工厂模式是工厂模式家族中最简单实用的模式,可以理解为是不同工厂模式的一个特殊实现。
实质
是由一个工厂类根据传入的参数,动态决定应该创建哪一个产品类(这些产品类继承自一个父类或接口)的实例。
角色
工厂(Factory)
简单工厂模式的核心,它负责实现创建所有实例的内部逻辑。工厂类可以被外界直接调用,创建所需的产品对象。
抽象产品(Product)
简单工厂模式所创建的所有对象的父类,它负责描述所有实例所共有的公共接口。
具体产品(Concrete Product)
是简单工厂模式的创建目标,所有创建的对象都是充当这个角色的某个具体类的实例。
举例
某电视机厂专为各种电视机品牌代工生产各类电视机。当需要生产海尔电视时,只需要传参“Haier”;当需要生产海信电视时,只需传入“Hisense”。工厂根据传入参数的不同返回不同品牌的电视机。
类图
抽象产品类TV(电视机类):
public interface TV { void play(); }
具体产品类HisenseTV:
public class HisenseTV:TV { public void play() { …… } }
具体产品类HaierTV:
public class HaierTV:TV { public void play() { …… } }
工厂类:
public class TVFactory { public static TV CreateTV(string ser) { if(ser=="Haier") return new HaierTV(); else if(ser=="Hiserse") return new HisenseTV(); else throw new Exception("Error!"); } }
客户端代码: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V cTv=TVFactory.CreateTV("Haier"); cTv.play(); } }
优缺点
优点
1.工厂类含有必要的判断逻辑,可以决定在什么时候创建哪一个产品类的实例,客户端可以免除直接创建产品对象的责任,而仅仅“消费”产品,客户端无须知道所创建的具体产品类的类名,只需要知道具体产品类所对应的参数即可。
2.简单工厂模式通过通过这各做法实现了对责任的分割,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权利,有利于整个软件体系结构的优化。
缺点
1.由于工厂类集中了所有实例的创建逻辑,违反了高内聚责任分配原则,将全部创建逻辑集中到了一个工厂类中。
2.系统扩展困难,一旦添加新产品就不得不修改工厂逻辑,有可能造成工厂逻辑过于复杂,违背了“开放——封闭”原则。
3.当系统中的具体产品类不断增多时候,可能会出现要求工厂类根据不同条件创建不同实例的需求.这种对条件的判断和对具体产品类型的判断交错在一起,很难避免模块功能的蔓延,对系统的维护和扩展非常不利;
这些缺点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得到了一定的克服。
- 2楼zs1593261645315分钟前
- 非常不错
- 1楼zhanglianhai555昨天 22:11
- 谢师傅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