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解惑之String的"+"一定差于StringBuilder的append吗
Java解惑之String的"+"一定差于StringBuilder的append吗?
为什么你会觉得StringBuilder(或StringBuffer)内存占用少呢?
我是这样考虑的:
1)我们最终想要的是什么?
我们最终想要是一个字符串,用更加准确一点的语言来说,我们最终想要是在堆上开辟一块内存,在该内存中放入我们想要的字符串,然后把该内存的起始地址返回并放入我们的变量中,以使我们持有对该内存的引用。
2)StringBuilder(或StringBuffer)的作用是什么?
StringBuilder的作用是为了帮住我们完成上面的操作。
3)为什么要用StringBuilder来完成?
因为String对象是不可变的,如果要想对现有的String对象做修改,我们必须借助StringBuilder这一中间对象,不管我们是自己创建一个StringBuilder还是jvm帮我们创建。
4)通过StringBuilder我们怎样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字符串?
通过调用StringBuilder的toString方法来返回我们的字符串,确切的说应该是返回StringBuilder帮我们维护的堆上一块内存的引用,在该内存中StringBuilder已经把我们想要的字符串放到里面了。
5)调用完StringBuilder的toString之后,StringBuilder会怎样?
StringBuilder会消亡,因为它的生命周期已经结束。
6)那我们最终得到的是什么?
我们最终得到的就是我们想要的,即:堆上分配的一块存放我们最终想要字符串的内存,并且这块内存的起始地址已经放到了我们的变量中,我们已经持有了对该内存的引用。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StringBuilder只是一个中间态,它的作用只是帮助我们完成我们想要的操作,达到目的,StringBuilder便会消亡,但这个中间态的出现必然会占用内存(例如它的类的加载,它的实例对象的创建),如果我们可以避开这个中间态(上面的s2方法中说的那种情况),那性能自然就会提高,虽然我没试过。
但愿我上面的分析没有错误,我也不是什么高手,如果说错了,还请指正啊。
1)代码:
public static String s1() { String result = ""; result += "A"; result += "B"; result += "C"; return result; } public static String s2() { String result = ""; result = "A" + "B" + "C"; return result; } public static String s3() { StringBuilder result = new StringBuilder(); result.append("A").append("B").append("C"); return result.toString(); }
2)结论:性能上s2 > s3 > s1
3)分析:
Javap查看字节码:
由上图可知:
s1方法:3次创建StringBuilder对象,6次调用append方法添加字符串,3次调用toString方法把添加后的结果返回给result,三者之中,性能最差。
s2方法:编译器对“+”进行优化,合并"A"+"B"+"C"为“ABC”,直接赋给result,三者之中,性能最好。
s3方法:1次创建StringBuilder对象,3次调用append方法添加字符串,1次调用toString方法把添加后的结果返回给result,三者之中,性能居中。
4)总结:
- 在做字符串的连接操作时,append方法未必是最好的。
- 等号右侧有变量参与的字符串“+”操作(例如:result += "A"),jvm在做连接时,是创建一个新的StringBuilder对象,然后使用其append方法来实现连接,等号右侧没有变量参与的字符串“+”操作(例如:result = "A" + "B" + "C"),jvm在做连接时,会对右侧的连接操作进行优化,将其合并成一个字符串,然后赋给左边的变量,此时就变成了一次简单的赋值过程。
5)补充
5.1)代码:
public static String s4() { String result = ""; result = result + "A" + "D"; return result; } public static String s5() { String result = ""; result += "A" + "D"; return result; }
5.2)分析:
Javap查看字节码:
由上图可知:
s4方法:1次创建StringBuilder对象,3次调用append方法添加字符串(A和D各占一次),1次调用toString方法把添加后的结果返回给result。
s5方法:1次创建StringBuilder对象,2次调用append方法添加字符串(A和D经优化变成AD,所以A和D加起来仅占一次),1次调用toString方法把添加后的结果返回给result。
5.3)总结:
- s4和s5中等号右侧都有变量参于进行字符串的“+”操作(result),所以都会创建StringBuilder对象,并使用其append方法实现连接。
- s4中使用的是“=”,所以等号右侧显式的指出了result变量参与字符串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A和D分两次append完成,而s5中使用的是“+=”,所以等号右侧隐式的指出了result变量参与字符串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A、D合并成AD,一次append完成。
1 楼
kaobian
2011-07-23
恕我才疏学浅,我认为用stringbuffer是为了解决内存占用的比较小,可以少开辟内存空间,至于性能上和那种直接用+连接起来的,真的没比较过。请指教
2 楼
Javcoder
2011-07-23
kaobian 写道
恕我才疏学浅,我认为用stringbuffer是为了解决内存占用的比较小,可以少开辟内存空间,至于性能上和那种直接用+连接起来的,真的没比较过。请指教
为什么你会觉得StringBuilder(或StringBuffer)内存占用少呢?
我是这样考虑的:
1)我们最终想要的是什么?
我们最终想要是一个字符串,用更加准确一点的语言来说,我们最终想要是在堆上开辟一块内存,在该内存中放入我们想要的字符串,然后把该内存的起始地址返回并放入我们的变量中,以使我们持有对该内存的引用。
2)StringBuilder(或StringBuffer)的作用是什么?
StringBuilder的作用是为了帮住我们完成上面的操作。
3)为什么要用StringBuilder来完成?
因为String对象是不可变的,如果要想对现有的String对象做修改,我们必须借助StringBuilder这一中间对象,不管我们是自己创建一个StringBuilder还是jvm帮我们创建。
4)通过StringBuilder我们怎样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字符串?
通过调用StringBuilder的toString方法来返回我们的字符串,确切的说应该是返回StringBuilder帮我们维护的堆上一块内存的引用,在该内存中StringBuilder已经把我们想要的字符串放到里面了。
5)调用完StringBuilder的toString之后,StringBuilder会怎样?
StringBuilder会消亡,因为它的生命周期已经结束。
6)那我们最终得到的是什么?
我们最终得到的就是我们想要的,即:堆上分配的一块存放我们最终想要字符串的内存,并且这块内存的起始地址已经放到了我们的变量中,我们已经持有了对该内存的引用。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StringBuilder只是一个中间态,它的作用只是帮助我们完成我们想要的操作,达到目的,StringBuilder便会消亡,但这个中间态的出现必然会占用内存(例如它的类的加载,它的实例对象的创建),如果我们可以避开这个中间态(上面的s2方法中说的那种情况),那性能自然就会提高,虽然我没试过。
但愿我上面的分析没有错误,我也不是什么高手,如果说错了,还请指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