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m下令完全详解二
rpm命令完全详解二
选项详解
一、安装指定用选项
如果一个软件包很大、安装费时时,用户若想及时了解安装进度,必须用此选项。该选项以显示#号表示进度,每个#号表示2%的进度,总共要显示50个#号。下面安装MySQL软件包,如下所示:
从上看出,软件包安装顺利完成。
percent的含义是百分比,而此选项的作用就是以百分比(%)来显示安装进度的。同样是安装MySQL软件包,下面的输出就不一样:
上例中省略了很多输出(......表示)。因为如果软件包很大,则用--percent时输出的内容会很多,所以用户最好用--hash选项,以#号来表示安装进度,这样简洁明了。
所谓安装测试,意即并非真正的安装,它不拷贝和建立任何文件。使用本选项的目的在于:检测软件包的依赖关系是否满足,是否存在潜在的冲突等等。
本例进行安装测试时发现了依赖方面的错误,autofs所需要的mktemp包不存在,安装中断。
下面先安装mktemp软件包,再进行autofs安装测试,看情况怎么样:
由上看出,这次测试没有出现什么错误。
为什么要替换软件包?原因可能是系统中的软件包已经破坏了,其中一个或多个文件丢失或损毁。如果用户想修复这个软件包,用直接安装的方法,RPM将报错退出:
注:本例先用RPM校验命令校验一下file软件包,发现/usr/man/man1/file.1文件丢失。之后用安装 命令安装,RPM提示软件包file-3.26-6已经安装了。(有关RPM校验命令,<<精通RPM之六--校验篇>>中将会 有详细的介绍)
如果采用--replacepkgs选项,结果又怎样呢?
看来,RPM成功地替换了原软件包,校验一下该包,发现没有错误输出,所以现在的软件包是完整的。
RPM是聪明的软件包管理器,它维护着每个已安装软件包的文件信息。如果在安装一个新的软件包时,RPM发现其中某个文件和已安装的某个软件包中的文件名字相同但内容不同,那么RPM就会认为这是一个文件冲突,会报错退出:
注:本例中RPM发现要安装的软件包ff-4.0-2与已安装的软件包zoo-6.0-1中,含有相同的一个文件/root/my.a,但其内容并不相同,所以提示了文件冲突的错误。
如果用户想忽略这个错误,可使用--replacefiles选项,指示RPM发现文件冲突时,直接替换掉原文件即可。注意:除非用户对所冲突的文件有很深的了解,不要轻易替换文件,以免破坏已安装软件包的完整性,确保其能正常运行。
采用该选项后,软件包能顺利安装了。
另外,说到替换文件,若要安装的软件包中的文件已存在,但此文件并不属于任何软件包,RPM的做法是将文件换名保存(文件名后缀加.rpmorig),并且以警告信息提醒用户。如下所示:
读者看到此选项,也许要问:难道RPM安装软件包不是安装其中所有的文件吗?
我的回答是:如果是初次安装的话,RPM确是将包中所有文件全部安装。但是,如果是修复软件包(用--replacepkgs选项),那结果就不一定了。 个中原因是:RPM包中有些配置文件可标识为missingok属性(missingok指的是即使丢失,照样OK),这样的包安装后,若这种类型的配置 文件被删除,则修复时RPM默认的做法是不再安装这种类型的文件,除非采用--allfiles选项。下面看个实际的例子:
注:本例中已预先知道foo包中的配置文件/etc/foo.conf带有missingok属性。
(1)用rpm -i命令安装foo包;
(2)用ls命令列一下属于该包的配置文件/etc/foo.conf(能列出来,表明文件存在);
(3)用rm命令删除了这个文件;
(4)用rpm -i --replacepkgs命令修复foo软件包;
(5)因为修复时未用--allfiles选项,所以用ls命令列文件/etc/foo.conf时出错了:文件不存在,没有安装上;
(6)用rpm -i --replacepkgs --allfiles命令安装修复foo软件包;
(7)再度用ls命令列文件,列了出来,表明这次安装上了。
由本例看出,若用户确实想安全恢复(修复)某个软件包,最好使用--allfiles选项。一般情况下则不必这么做,因为带有missingok属性的配置文件本来就是可以丢失的嘛,不必太在意了。
force的含义是强制。--force选项的作用就是强制安装软件包,不考虑软件包是否已安装,也不考虑有没有文件冲突。其效果相当于同时选用--replacepkgs与--replacefiles选项进行安装。
RPM有多个好功能,其中之一就是:它将文件分为配置文件,说明文档和其它文件三种,这样便于区别对待,灵活处理。
基于RPM安装的LINUX发行版中包括5000多个说明文档,有50M字节,占用的空间不小。如果想节省空间,可使用--excludedocs选项以排除安装说明文档。
如软件包file中包含/usr/man/man1/file.1和/usr/man/man4/magic.4两个说明文档。安装时若使用--excludedocs选项,这两个文档就不会被安装。
如果用户想让RPM默认不安装说明文档,则可以这么做:编辑~/.rpmmacros文件(用户主目录HOME下的RPM宏文件),加入下面一行:
其作用是定义RPM内部的_excludedocs宏为1,确认不安装说明文档。
这样的话,就不用在命令行使用--excludedocs选项了。
RPM一般情况下是安装说明文档的,但是如果用户自行修改了设定(象上面的例子),则RPM就不再安装说明文档了,除非特别指定,这就用到--includedocs选项。这种情况下,只有用此选项才能确保安装说明文档。
一个RPM软件包中可包含五种脚本程序,即:安装前脚本程序,安装后脚本程序,卸载前脚本程序,卸载后脚本程序和校验脚本程序。安装时使用--noscripts选项,可禁止安装前与安装后脚本程序的执行。
上面不禁止脚本程序的执行,下面不执行脚本程序,请看输出结果:
看,因为没有安装前与安装后脚本程序的执行,所以没有什么输出了。
注意:一般用户不要使用此选项。此选项主要提供给软件包制作者使用的。通过禁止执行脚本程序,可以防止因安装带有BUG的软件包而宕掉整个系统。当软件包去掉了BUG后,此选项就不必使用了。
RPM管理软件包,不仅管理包中的所有文件,还同时管理着软件包之间的依赖关系。如A依赖于B运行,若B不存在了,则A也就运行不了了。RPM维护着这种关系,尽量避免破坏,以保证软件的正常运行。
本例安装中出现了依赖方面的错误(autofs依赖mktemp,但mktemp不存在),安装过程中断了。如果要RPM不管依赖关系是否正常都安装,就要用--nodeps选项,指示RPM不检查依赖,这样就能正常安装了。
注:除非用户对软件包有足够了解,或只想看看软件,否则不要使用本选项,以维护软件间正常的依赖关系。
为了软件包间的交互控制,RPM设计了三种触发程序:安装时触发程序,卸载前触发程序和卸载后触发程序。为了防止因某一软件包的安装而引发安装时触发程序的执行,可以使用--notriggers选项。
何谓体系?体系就是CPU的类别,有Intel的x86(如i386,i486系列)体系,有Sun的sparc体系等 等。当一个软件包建立时,RPM就为其指定了所适用的CPU体系,也为其指定了所适用的操作系统。这样做的好处就是,RPM容易知道为一台计算机所建立的 软件包是否适用于兼容于另一台计算机。RPM的资源配置文件(默认为/usr/lib/rpm/rpmrc)中,就定义了体系的兼容关系 (arch_compat表达)和操作系统的兼容关系(os_compat表达)。RPM安装一个包裹文件时,要做这样一个兼容方面的检查。如果用户想忽 略体系,不管其是否兼容,请用--ignorearch选项安装。如果也不管操作系统是否兼容,可用--ignoreos选项。需要指出的是,若非知道自 己这样的目的,否则不要试图这样做。
RPM安装软件包前,首先要检查当前系统是否有足够的剩余空间,如果空间不足的话,安装将无法完成。使用本选项的目的,在于指示RPM不做空间大小方面的检查,意即不管系统是否有容纳要安装的软件包的空间,照直安装就行了。
RPM软件包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定义一个或多个重定位前缀,以此方便软件的重定位(即把软件包中的文件放到自定义的目录下面),从而增加软件包安装的灵活性。
本选项用于更换指定的重定位目录,如果一个包有多个重定位前缀,可以使用本选项多次。
注:本例中先用rpm -qpl列出包裹文件file-3.26-6.i386.rpm当中的文件,可以看到其中的文件均是以/usr开头的。之后进行重定位安装,将/usr换 作/tmp。最后从列出已安装的file包的文件列表可以看出,原来的/usr目录前缀换作指定的前缀/tmp了,这样实现了软件的重定位。(关于RPM 查询命令,详见<<精通RPM之五--查询篇>>)
RPM软件包的重定位,依赖于制作时重定位前缀的定义。如果没有定义重定位前缀,或者用户安装时所指定的重定位前缀不存 在,则RPM会报错退出,中断安装。此时,若用本选项,则RPM会不管这些错误,进行强制的重定位安装。注:本选项和--relocate选项同时使用时 才有意义。
如上例,采用并不存在的重定位前缀/usr/man进行安装:
RPM提示了错误:/usr/man目录在file-3.26-6包中是不可重定位的。
如加上--badreloc选项,结果怎么样:
由上可以看到,这样的强制重定位获得通过,之后再用查询命令rpm -ql列一下file包的文件,就会发现原来的/usr/man/man1/file.1定位成了/tmp/man1/file.1,而/usr/man /man4/magic.4则成了/tmp/man4/magic.4。怎么样?神奇吧!
利用此选项,可以禁止RPM安装某些指定目录下的文件。如不想安装file软件包中的说明文档,除了可使用--excludedocs选项外,还可使用本选项。因为file的说明文档均在目录/usr/man下面。
注:例子中先安装file软件包,并用--excludepath禁止安装/usr/man下的文件,再用RPM查询命令rpm -qls列出file包的文件及状态,可以看到:/usr/man下的两个文件均未安装(not installed)。
安装软件包使用此选项后,RPM将只更新其数据库数据,文件系统不更新,意即并不拷贝和建立包中的文件。
注:例子中安装file包但指明只更新数据库,结果是:虽然用查询命令查到该软件包中所有文件状态均正常(normal),但用ls命令列包中所含文件/usr/bin/file,该文件却不存在。这表明包中文件并未建立。
如前所述,可重定位的软件包可含一个或多个重定位前缀,可用--relocate选项来改变某个重定位前缀之值。--prefix选项仅能用来改变默认的重定位前缀(默认是第一个重定位前缀),它不需要说明原重定位前缀。下面的例子同样将file包安装到/tmp目录:
本选项指定FTP代理主机,主机可以是主机名,也可以是IP地址。
本选项指定FTP协议使用的TCP端口,系统默认是21。
请看下面的例子:
本例中用FTP方式安装file软件包,数据传输使用8888端口。执行中,RPM先提示输入root用户的密码<mypass>两次,之后下载(retrieve)软件,最后成功安装。
本选项指定HTTP代理主机,主机可以是主机名,也可以是IP地址。
本选项指定HTTP协议使用的TCP端口,系统默认是80。
下面的例子就指定了80端口来安装autofs软件,当然不指定也行,因为系统默认的就是这个端口。
注:同FTP方式一样,RPM都是下载再安装。
一、安装指定用选项
1.hash(或-h):以#显示安装进度 |
如果一个软件包很大、安装费时时,用户若想及时了解安装进度,必须用此选项。该选项以显示#号表示进度,每个#号表示2%的进度,总共要显示50个#号。下面安装MySQL软件包,如下所示:
# rpm -i --hash MySQL-3.22.32-1.i386.rpm ################################################## # |
从上看出,软件包安装顺利完成。
2.percent:以%(百分比)显示安装进度 |
percent的含义是百分比,而此选项的作用就是以百分比(%)来显示安装进度的。同样是安装MySQL软件包,下面的输出就不一样:
# rpm -i --percent MySQL-3.22.32-1.i386.rpm %% 0.000000 %% 0.002600 %% 0.020586 ...... %% 100.000000 # |
上例中省略了很多输出(......表示)。因为如果软件包很大,则用--percent时输出的内容会很多,所以用户最好用--hash选项,以#号来表示安装进度,这样简洁明了。
3.test:安装测试 |
所谓安装测试,意即并非真正的安装,它不拷贝和建立任何文件。使用本选项的目的在于:检测软件包的依赖关系是否满足,是否存在潜在的冲突等等。
# rpm -i --test autofs-3.1.3-2.i386.rpm error: failed dependencies: mktemp is needed by autofs-3.1.3-2 # |
本例进行安装测试时发现了依赖方面的错误,autofs所需要的mktemp包不存在,安装中断。
下面先安装mktemp软件包,再进行autofs安装测试,看情况怎么样:
# rpm -i mktemp-1.5-2.i386.rpm # rpm -i --test autofs-3.1.3-2.i386.rpm # |
由上看出,这次测试没有出现什么错误。
4.replacepkgs:替换软件包 |
为什么要替换软件包?原因可能是系统中的软件包已经破坏了,其中一个或多个文件丢失或损毁。如果用户想修复这个软件包,用直接安装的方法,RPM将报错退出:
# rpm -V file missing/usr/man/man1/file.1 # rpm -i file-3.26-6.i386.rpm package file-3.26-6 is already installed # |
注:本例先用RPM校验命令校验一下file软件包,发现/usr/man/man1/file.1文件丢失。之后用安装 命令安装,RPM提示软件包file-3.26-6已经安装了。(有关RPM校验命令,<<精通RPM之六--校验篇>>中将会 有详细的介绍)
如果采用--replacepkgs选项,结果又怎样呢?
# rpm -i --replacepkgs file-3.26-6.i386.rpm # rpm -V file # |
看来,RPM成功地替换了原软件包,校验一下该包,发现没有错误输出,所以现在的软件包是完整的。
5.replacefiles:替换文件 |
RPM是聪明的软件包管理器,它维护着每个已安装软件包的文件信息。如果在安装一个新的软件包时,RPM发现其中某个文件和已安装的某个软件包中的文件名字相同但内容不同,那么RPM就会认为这是一个文件冲突,会报错退出:
# rpm -i ff-4.0-2.i386.rpm file /root/my.a from install of ff-4.0-2 conflicts with file from package zoo-6.0-1 # |
注:本例中RPM发现要安装的软件包ff-4.0-2与已安装的软件包zoo-6.0-1中,含有相同的一个文件/root/my.a,但其内容并不相同,所以提示了文件冲突的错误。
如果用户想忽略这个错误,可使用--replacefiles选项,指示RPM发现文件冲突时,直接替换掉原文件即可。注意:除非用户对所冲突的文件有很深的了解,不要轻易替换文件,以免破坏已安装软件包的完整性,确保其能正常运行。
# rpm -i --replacefiles ff-4.0-2.i386.rpm # |
采用该选项后,软件包能顺利安装了。
另外,说到替换文件,若要安装的软件包中的文件已存在,但此文件并不属于任何软件包,RPM的做法是将文件换名保存(文件名后缀加.rpmorig),并且以警告信息提醒用户。如下所示:
# rpm -i foo-6.0-1.i386.rpm warning: /etc/foo.conf saved as /etc/foo.conf.rpmorig # |
6.allfiles:安装所有文件 |
读者看到此选项,也许要问:难道RPM安装软件包不是安装其中所有的文件吗?
我的回答是:如果是初次安装的话,RPM确是将包中所有文件全部安装。但是,如果是修复软件包(用--replacepkgs选项),那结果就不一定了。 个中原因是:RPM包中有些配置文件可标识为missingok属性(missingok指的是即使丢失,照样OK),这样的包安装后,若这种类型的配置 文件被删除,则修复时RPM默认的做法是不再安装这种类型的文件,除非采用--allfiles选项。下面看个实际的例子:
# rpm -i foo-6.0-1.i386.rpm # ls -l /etc/foo.conf -rw-r--r-- 1 root root9 Oct 11 09:50 /etc/foo.conf # rm -f /etc/foo.conf # rpm -i --replacepkgs foo-6.0-1.i386.rpm # ls -l /etc/foo.conf ls: /etc/foo.conf: 文件或目录不存在 # rpm -i --replacepkgs --allfiles foo-6.0-1.i386.rpm # ls -l /etc/foo.conf -rw-r--r-- 1 root root9 Oct 11 09:50 /etc/foo.conf |
注:本例中已预先知道foo包中的配置文件/etc/foo.conf带有missingok属性。
(1)用rpm -i命令安装foo包;
(2)用ls命令列一下属于该包的配置文件/etc/foo.conf(能列出来,表明文件存在);
(3)用rm命令删除了这个文件;
(4)用rpm -i --replacepkgs命令修复foo软件包;
(5)因为修复时未用--allfiles选项,所以用ls命令列文件/etc/foo.conf时出错了:文件不存在,没有安装上;
(6)用rpm -i --replacepkgs --allfiles命令安装修复foo软件包;
(7)再度用ls命令列文件,列了出来,表明这次安装上了。
由本例看出,若用户确实想安全恢复(修复)某个软件包,最好使用--allfiles选项。一般情况下则不必这么做,因为带有missingok属性的配置文件本来就是可以丢失的嘛,不必太在意了。
7.force:强制执行 |
force的含义是强制。--force选项的作用就是强制安装软件包,不考虑软件包是否已安装,也不考虑有没有文件冲突。其效果相当于同时选用--replacepkgs与--replacefiles选项进行安装。
8.excludedocs:不安装说明文档 |
RPM有多个好功能,其中之一就是:它将文件分为配置文件,说明文档和其它文件三种,这样便于区别对待,灵活处理。
基于RPM安装的LINUX发行版中包括5000多个说明文档,有50M字节,占用的空间不小。如果想节省空间,可使用--excludedocs选项以排除安装说明文档。
如软件包file中包含/usr/man/man1/file.1和/usr/man/man4/magic.4两个说明文档。安装时若使用--excludedocs选项,这两个文档就不会被安装。
# rpm -i --excludedocs file-3.26-6.i386.rpm # ls -l /usr/man/man1/file.1 ls: /usr/man/man1/file.1: 文件或目录不存在 # ls -l /usr/man/man4/magic.4 ls: /usr/man/man4/magic.4: 文件或目录不存在 # |
如果用户想让RPM默认不安装说明文档,则可以这么做:编辑~/.rpmmacros文件(用户主目录HOME下的RPM宏文件),加入下面一行:
%_excludedocs 1 |
其作用是定义RPM内部的_excludedocs宏为1,确认不安装说明文档。
这样的话,就不用在命令行使用--excludedocs选项了。
# rpm -i file-3.26-6.i386.rpm # ls -l /usr/man/man1/file.1 ls: /usr/man/man1/file.1: 文件或目录不存在 # ls -l /usr/man/man4/magic.4 ls: /usr/man/man4/magic.4: 文件或目录不存在 # |
9.includedocs:安装说明文档 |
RPM一般情况下是安装说明文档的,但是如果用户自行修改了设定(象上面的例子),则RPM就不再安装说明文档了,除非特别指定,这就用到--includedocs选项。这种情况下,只有用此选项才能确保安装说明文档。
# rpm -i --includedocs file-3.26-6.i386.rpm # ls -l /usr/man/man1/file.1 -rwxr-xr-x 1 root root12023 Mar 23 1999 /usr/man/man1/file.1 # ls -l /usr/man/man4/magic.4 -rwxr-xr-x 1 root root 6625 Mar 23 1999 /usr/man/man4/magic.4 # |
10.noscripts:不执行脚本程序 |
一个RPM软件包中可包含五种脚本程序,即:安装前脚本程序,安装后脚本程序,卸载前脚本程序,卸载后脚本程序和校验脚本程序。安装时使用--noscripts选项,可禁止安装前与安装后脚本程序的执行。
# rpm -i foo-6.0-1.i386.rpm preinstall is running ... done postinstall is running ... done # |
上面不禁止脚本程序的执行,下面不执行脚本程序,请看输出结果:
# rpm -i --noscripts foo-6.0-1.i386.rpm # |
看,因为没有安装前与安装后脚本程序的执行,所以没有什么输出了。
注意:一般用户不要使用此选项。此选项主要提供给软件包制作者使用的。通过禁止执行脚本程序,可以防止因安装带有BUG的软件包而宕掉整个系统。当软件包去掉了BUG后,此选项就不必使用了。
11.nodeps:不检查依赖 |
RPM管理软件包,不仅管理包中的所有文件,还同时管理着软件包之间的依赖关系。如A依赖于B运行,若B不存在了,则A也就运行不了了。RPM维护着这种关系,尽量避免破坏,以保证软件的正常运行。
# rpm -i autofs-3.1.3-2.i386.rpm error: failed dependencies: mktemp is needed by autofs-3.1.3-2 # |
本例安装中出现了依赖方面的错误(autofs依赖mktemp,但mktemp不存在),安装过程中断了。如果要RPM不管依赖关系是否正常都安装,就要用--nodeps选项,指示RPM不检查依赖,这样就能正常安装了。
# rpm -i --nodeps autofs-3.1.3-2.i386.rpm # |
注:除非用户对软件包有足够了解,或只想看看软件,否则不要使用本选项,以维护软件间正常的依赖关系。
12.notriggers:不执行触发程序 |
为了软件包间的交互控制,RPM设计了三种触发程序:安装时触发程序,卸载前触发程序和卸载后触发程序。为了防止因某一软件包的安装而引发安装时触发程序的执行,可以使用--notriggers选项。
13.ignorearch:忽略体系与ignoreos :忽略操作系统 |
何谓体系?体系就是CPU的类别,有Intel的x86(如i386,i486系列)体系,有Sun的sparc体系等 等。当一个软件包建立时,RPM就为其指定了所适用的CPU体系,也为其指定了所适用的操作系统。这样做的好处就是,RPM容易知道为一台计算机所建立的 软件包是否适用于兼容于另一台计算机。RPM的资源配置文件(默认为/usr/lib/rpm/rpmrc)中,就定义了体系的兼容关系 (arch_compat表达)和操作系统的兼容关系(os_compat表达)。RPM安装一个包裹文件时,要做这样一个兼容方面的检查。如果用户想忽 略体系,不管其是否兼容,请用--ignorearch选项安装。如果也不管操作系统是否兼容,可用--ignoreos选项。需要指出的是,若非知道自 己这样的目的,否则不要试图这样做。
14.ignoresize:不检查空间大小 |
RPM安装软件包前,首先要检查当前系统是否有足够的剩余空间,如果空间不足的话,安装将无法完成。使用本选项的目的,在于指示RPM不做空间大小方面的检查,意即不管系统是否有容纳要安装的软件包的空间,照直安装就行了。
15.relocate:重定位 |
RPM软件包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定义一个或多个重定位前缀,以此方便软件的重定位(即把软件包中的文件放到自定义的目录下面),从而增加软件包安装的灵活性。
本选项用于更换指定的重定位目录,如果一个包有多个重定位前缀,可以使用本选项多次。
# rpm -qpl file-3.26-6.i386.rpm /usr/bin/file /usr/man/man1/file.1 /usr/man/man4/magic.4 /usr/share/magic # rpm -i --relocate /usr=/tmp file-3.26-6.i386.rpm # rpm -ql file /tmp/bin/file /tmp/man/man1/file.1 /tmp/man/man4/magic.4 /tmp/share/magic # |
注:本例中先用rpm -qpl列出包裹文件file-3.26-6.i386.rpm当中的文件,可以看到其中的文件均是以/usr开头的。之后进行重定位安装,将/usr换 作/tmp。最后从列出已安装的file包的文件列表可以看出,原来的/usr目录前缀换作指定的前缀/tmp了,这样实现了软件的重定位。(关于RPM 查询命令,详见<<精通RPM之五--查询篇>>)
16.badreloc:强制重定位 |
RPM软件包的重定位,依赖于制作时重定位前缀的定义。如果没有定义重定位前缀,或者用户安装时所指定的重定位前缀不存 在,则RPM会报错退出,中断安装。此时,若用本选项,则RPM会不管这些错误,进行强制的重定位安装。注:本选项和--relocate选项同时使用时 才有意义。
如上例,采用并不存在的重定位前缀/usr/man进行安装:
# rpm -i --relocate /usr/man=/tmp file-3.26-6.i386.rpm path /usr/man is not relocateable for package file-3.26-6 # |
RPM提示了错误:/usr/man目录在file-3.26-6包中是不可重定位的。
如加上--badreloc选项,结果怎么样:
# rpm -i --relocate /usr/man=/tmp --badreloc file-3.26-6.i386.rpm # rpm -ql file /usr/bin/file /tmp/man1/file.1 /tmp/man4/magic.4 /usr/share/magic # |
由上可以看到,这样的强制重定位获得通过,之后再用查询命令rpm -ql列一下file包的文件,就会发现原来的/usr/man/man1/file.1定位成了/tmp/man1/file.1,而/usr/man /man4/magic.4则成了/tmp/man4/magic.4。怎么样?神奇吧!
17.excludepath:不安装指定目录下的文件 |
利用此选项,可以禁止RPM安装某些指定目录下的文件。如不想安装file软件包中的说明文档,除了可使用--excludedocs选项外,还可使用本选项。因为file的说明文档均在目录/usr/man下面。
# rpm -i --excludepath /usr/man file-3.26-6.i386.rpm # rpm -qls file normal/usr/bin/file not installed /usr/man/man1/file.1 not installed /usr/man/man4/magic.4 normal/usr/share/magic # |
注:例子中先安装file软件包,并用--excludepath禁止安装/usr/man下的文件,再用RPM查询命令rpm -qls列出file包的文件及状态,可以看到:/usr/man下的两个文件均未安装(not installed)。
18.justdb:仅更新数据库 |
安装软件包使用此选项后,RPM将只更新其数据库数据,文件系统不更新,意即并不拷贝和建立包中的文件。
# rpm -i --justdb file-3.26-6.i386.rpm # rpm -qls file normal/usr/bin/file normal/usr/man/man1/file.1 normal/usr/man/man4/magic.4 normal/usr/share/magic # ls -l /usr/bin/file ls: /usr/bin/file: 文件或目录不存在 # |
注:例子中安装file包但指明只更新数据库,结果是:虽然用查询命令查到该软件包中所有文件状态均正常(normal),但用ls命令列包中所含文件/usr/bin/file,该文件却不存在。这表明包中文件并未建立。
19.prefix:指定重定位前缀 |
如前所述,可重定位的软件包可含一个或多个重定位前缀,可用--relocate选项来改变某个重定位前缀之值。--prefix选项仅能用来改变默认的重定位前缀(默认是第一个重定位前缀),它不需要说明原重定位前缀。下面的例子同样将file包安装到/tmp目录:
# rpm -qpl file-3.26-6.i386.rpm /usr/bin/file /usr/man/man1/file.1 /usr/man/man4/magic.4 /usr/share/magic # rpm -i --prefix /tmp file-3.26-6.i386.rpm # rpm -ql file /tmp/bin/file /tmp/man/man1/file.1 /tmp/man/man4/magic.4 /tmp/share/magic # |
20.ftpproxy:指定FTP代理主机 |
本选项指定FTP代理主机,主机可以是主机名,也可以是IP地址。
21.ftpport:指定FTP端口 |
本选项指定FTP协议使用的TCP端口,系统默认是21。
请看下面的例子:
# rpm -iv --ftpport 8888 ftp://root@xwboc/tmp/file-3.26-6.i386.rpm Password for root@xwboc: Password for root@xwboc: Retrieving ftp://root@xwboc/tmp/file-3.26-6.i386.rpm file-3.26-6 # |
本例中用FTP方式安装file软件包,数据传输使用8888端口。执行中,RPM先提示输入root用户的密码<mypass>两次,之后下载(retrieve)软件,最后成功安装。
22.httpproxy:指定HTTP代理主机 |
本选项指定HTTP代理主机,主机可以是主机名,也可以是IP地址。
23.httpport:指定HTTP端口 |
本选项指定HTTP协议使用的TCP端口,系统默认是80。
下面的例子就指定了80端口来安装autofs软件,当然不指定也行,因为系统默认的就是这个端口。
# rpm -iv --httpport 80 http://24.109.164.55/rpms/autofs-3.1.3-2.i386.rpm Retrieving http://24.109.164.55/rpms/autofs-3.1.3-2.i386.rpm autofs-3.1.3-2 # |
注:同FTP方式一样,RPM都是下载再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