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刻意在竞技中运用体悟世界的心态
我突然觉悟到,在竞技争斗中的情绪和在研究窥悟世界本质的情绪是截然不同的。争斗中需要观察对手,内心蓄满力量,而对手会通过种种的打击让你心浮气躁。在争斗中,你是有落败的风险的,你是有性命之忧的。因此,争斗的人往往害怕落败。
以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说,我能够通过计算机的协助领悟自己之前无法理解的东西。在这一段领悟的过程中,我逐渐由局部到整体,整个事物的脉络忽然无比清晰地呈现于我的眼前,我抽丝剥茧,找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敏锐地抓住了这把入门的钥匙从而领悟它。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是宁静、清晰、敏锐的,我没有考虑失败,也没有考虑困难,我的心只想探索这个奥秘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子的,在谜底揭开的那一瞬间,我不禁为造物主这样的精巧设计所叹服,同时为自己能够理解它,应用它而发自内心的喜悦。
但是,竞技的心态却不是这样的。我以前不明白,将二者混为一谈。虽然,发现了事物的本质规律我们才能够领悟它,创造出更科学的方法或更高深的技能。但是,想要在竞争中通过对手的刺激观察世界的本质,(这也是武侠小说中常常写到的),却是很难的事情。因为,正如刚才所说的,那样的领悟需要心是宁静、清晰、敏锐的,而这在竞技中很难做到(竞技的本身就是搏杀)。另外,即使做到了,领悟的本身也需要一个时间的过程,在竞技那一瞬间的宁静难满足这个要求。因此,武侠小说中写的是一个极小概率的事件,而目前科学家们的方式,才是普遍适用的。
因此,如果我将二者混为一谈,并且在竞技中去体会平静,那不是本末倒置了吗?那为什么我会形成在竞技中运用体悟世界本质规律的心态这个坏习惯呢?因为我之前并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危害。正如武侠小说中写的,我以为,经历越多的苦难,一个人就越深沉,越是在危险的时候,人就会爆发出越大的潜力。现在看来,武侠小说害人不浅啊!譬如钻研做学问,绝对不是在考场上;譬如创造新技术,绝对不是在比赛中。武侠小说中之所以这么写,因为这样才是奇迹,才令人激动。比赛和考场中需要将所获的积累最好地发挥出来。而平时的钻研,才是需要加深自己对世界的深刻体悟的时候。(路线错了,一切都错了,此言不虚。)
A.竞技时:尽量找到对手的缺点,发挥出自己的最大力量,避免自己的弱点;
B.体悟时:尽量让心平静下来,分析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从而理解和掌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