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谢幕”,传统门户是否就此折戟?

    陈彤最终离职了。尽管此前也有诸多传言陈彤要离开新浪,但事后都被证明不实,由于这个被称为“中国网络新闻教父”的互联网老兵不仅一手打造了新浪模式,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正是新浪的成功才带来了门户站点的繁荣。而现在,陈彤离开新浪,业界人士普遍觉得。这是传统门户走向悲剧命运的一个重要信号。难道传统门户真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败吗?他们又是否能改变悲剧命运呢?

    BAT的时代,门户不再那么重要

    纵观近期几年的互联网格局,假设用单词来做简单的描写叙述,无非有两个,一个是BAT,一个是Tables。

无论是哪个单词,似乎都没有传统门户的事儿,当然。你不能拿腾讯为样例,尽管腾讯也有门户业务,但相比其它业务而言,这个门户着实不够耀眼。至于传统的老三大门户。那就更是籍籍无名了。


    这似乎说明BAT时代传统门户已不那么重要。尽管门户业务也属于互联网的基础服务之中的一个,但相比搜索和电商而言,不管是用户粘度还是总体影响。都非常难再与后两者相提并论。搜索对门户的信息具有引导作用,能帮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想要的信息,这是搜索成功的重要元素,但搜索的成功也彻底削弱了门户的影响力,由于今天的用户更热衷于通过搜索获取想要的信息,而不是在门户上漫无目的的浏览,能够说搜索已经大部分代替门户成为用户获取资讯的重要入口。

至于电商,严格说来,电商和门户并没有直接的冲突,但随着用户逛网上商城的时间越来越多,这必定会降低他们侵泡在门户中的时间,从而导致门户粘度降低。


    当然,上述分析仅仅是从用户体验和服务模式的角度来做的,详细到营收层面上,我们能够看出这样的格局之变给互联网行业收入结构所造成的影响。从2014年Q2財报来看,BAT的营收分别为:腾讯197亿元、阿里157亿元、百度119亿元。而老三大门户分别为新浪11亿元、搜狐24亿、网易29亿,对照BAT能够说相差甚远。


    微博、微信、自媒体对门户的冲击

    微信对移动端的分流、微博社交媒体的盛行以及百度百家、钛媒体等自媒体站点的兴起对门户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效应。门户站点不再是网民获取信息的唯一选择,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不是首要的选择。原因在于,微信、微博和自媒体在信息的制造、传递、交互方面更显灵活,相比之下。门户对内容的传递则显得十分落伍。

    基于社交的特性,微信和微博的内容既能够在一个比較小的范围内传播,也能够在一个比較广的范围内传播。两者都具备非常强的开放特性。因此。这类新媒体在新闻事件的制造和传播上比门户更快,由于制造新闻非常easy,仅仅需发一个微博就OK了。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网友逐渐热衷于通过微博、微信来找新奇刺激的内容。非常多内容是他们在其它媒体上根本看不到的。再者,非常多电视媒体和门户站点也大量引用来自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内容,这也折射出了微博、微信这类媒体在内容制造方面的突出地位。

    再来说说百度百家、钛媒体这类自媒体,这类自媒体的好处在于,能够集合百家之长,打造出百花齐放的内容形式。仅仅要你能写出优质的内容。就能够在这些自媒体上发表。

相比微信和微博,这类自媒*造的内容更有深度,更干货。但相比门户,又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得以不断发展。并对门户形成冲击。


    移动互联网对传统门户是挑战大于机遇

    尽管非常多人觉得移动互联网对传统门户而言是新的机遇,只是实际上,移动互联网对传统门户所带来的挑战更大,这怎么说?

    对门户而言,其商业模式比較老套,基本就局限于传统的广告模式,尽管门户站点都在积极布局移动端,通过推出新闻client等途径抢船票,但有两个问题却是他们非常难解决的。


    第一个问题是移动新闻client并未制造出一个新的商机。它只是是改变了网民获取新闻内容的方式而已。说得更直白一点,假设网民热衷于通过移动新闻client获取资讯,那么他们必定会降低在PC端浏览门户站点的时间,换言之。移动新闻client抢的是PC端的生意。整个门户的流量和用户使用时长不会由于移动端的布局而呈现明显的变化。


    第二个问题是广告这样的模式在PC端的前途比在移动端的前途广。PC的屏幕较大。因此,门户站点能够在一个新闻页面中嵌入多个广告,这并不会对用户体验造成太严重的影响。

但移动端就不一样了。你不大可能在一个狭小的屏幕上嵌入太多广告。

也就是说。移动互联网可能会影响门户的广告收入,由于广告位少了。


    应该说。陈彤的离职宣告了一个门户时代的终结。尽管门户这样的模式短时间并不会消亡。但却非常难改变悲剧的命运,能够试想一下。假设陈彤能找到相应的解决方式,相信他就不会离开新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