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渭滨区11―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联考试卷高二地理

宝鸡渭滨区11―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联考试卷高二地理

宝鸡渭滨区11―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联考试卷高二地理
2012年01月14日
    说明: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区域有明显界限的是  (    )
  A.气候区   B.行政区   C.植被区    D.干湿地区
  根据下表所给资料,完成2~3题。
  
  2.对外省人口吸引力最弱的是 (    )
  A.辽宁       B.广东      C.福建       D.山东
  3.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
  A.京津冀        B.广东    C.浙江      D.沪苏
  4.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不包括(    )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民收入       C.教育程度        D.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依据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把我国划分为三个经济地带,三个经济发展地带性差异的形成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完成5~6题。
  
5.关于我国三个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部地带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均属于沿边省区       
  C.重庆直辖市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D.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6.我国西部地带今后经济发展应注重的问题是
  A.有步骤地重点治理和开发大江大河、能源、矿产等资源
  B.大力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沿边贸易,扩大旅游创汇
  C.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绿洲农业和林牧业
  D.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然林草,因地制宜的退耕还林还草
  7. 一般说来,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区域产业结构表现为(     )
  A.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            B.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大
  C.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            D.三次产业比重大致相等
  8.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区域经济中三次产业的比重呈现出(     )
  A.“一、二、三”的格局             B.“三、二、一”的格局
  C.“二、三、一”的格局              D.“一、三、二”的格局
  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区域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9~10题。
  
  9.关于三邮票民居判断正确的是()
  A.①内蒙古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云南民居
  B.①云南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C.①陕北民居   ②云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D.①陕北民居   ②内蒙古民居  ③云南民居
  10.三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区域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民居与其所在区域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②-湿热的气候
  C.③-终年高温多雨
  D.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今西安市西)所写的一首诗的节选: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雅携壶浆。相随饷回去,丁壮在南冈。据此回答11―12题。
  11. 诗中??是一种粮食作物,它最有可能是
  A.水稻   B.甘薯  C.冬小麦    D.春小麦
  12. 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最主要是
  A. 南冈为冬季风背风坡,有利于作物安全越冬
  B. 南冈为阴坡,潮湿、水源足,利于作物生长
  C. 南冈即秦岭,海拔高,农作物受洪涝灾害威胁小
  D. 南冈为向阳坡,夏季风迎风坡,光热、水分较充足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了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13―15题。
  13.“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
   解析: “黑风暴”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破 坏了地表植被,从而使地表失去植被保护,地表沙子在风力的吹拂作用下而出现的。答案: A
  14.“黑风暴”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
  A.地域性                                          B.整体性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
   解析: “黑风暴”的出现,说明地理环境中的某一要素受到了影响,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受到影响,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B
  15.“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解析: 美国的“黑风暴”启示我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保护好自然植被,对于过去存在的滥垦、滥耕现象,要及时地退耕还林还牧。
   答案: D
  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信息和人员等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读图回答16―17题。
  
  16.在经济全球化中,“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是
  A、产品的科技含量高               B、劳动力资源充裕
  C、市场经济比较完善       D.经济规模大,发展速度快        
  17.苏州、东莞的电子信息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主要功能是
  A、营销基地   B.生产基地  C.研发基地    D.终端基地
  18.西气东输工程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A.促进产业结构轻型化                    B.彻底消除大气环境污染
  C.实现地区产业升级                     D.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据此回答19―20题。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分析地形结构与农业用地结构的关系。由左图可知,该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对应的农业用地应为林果业,但右图中显示此地种植业比重过大,林业、牧业比重偏小,即存在过度开垦的现象。
  答案:A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解析:丘陵地区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A选项大牧场放牧业适宜在地广人稀的草原地区发展;B选项,该地种植业比重过大,不应继续扩大种植业面积;C选项,该地人口压力大,若全面封山育林,尽管可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但会降低经济效益。
  答案:D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经济大省。据此完成21~22题。
  21.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缺乏的条件是 (   )
  A.  水资源         B.铁矿石         C.交通          D.煤炭资源
  22.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
  A. 广阔的市场.    B.*的支持     C.便捷的交通    D.劳动力
  答案:21.A 22.A   解析:山西省作为中国的“鲁尔区”,其发展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条件有:
  (1)资源丰富。山西各种矿产资源,特别是煤、铁等储量丰富,素有“煤铁之乡”之称。山西是我国最
  大的煤炭基地,其煤炭产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本省的煤矿星罗棋布,遍布全省。
  (2)水源较为充足。本省河流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西部和南部的河流注入黄河;东北部和东部的
  河流注入海河。汾河是本省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仅次于渭河)。山西省地下水相当丰
  富.据统计,全省大于0.01立方米/秒的泉水有几百个。
  (3)交通运输能力不断加强。近年来,随着山西省经济的发展,交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铁路是本省交
  通运输网的基本骨架。主要有石太线、同蒲线、京包线、太焦线、大秦线以及新建的朔黄线等。公路运输
  网中。有多条国道线穿过,新建有高速公路。如太旧线、长邯线、晋阳线等。
  下图为“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据此完成23~24题。
  
  23.该镇服装产业的特点是(  )
  A.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较为完备
  B.生产附加值高,企业利润丰厚
  C.企业生产规模大,生产过程集中
  D.原材料、设备和产品市场均在海外
  解析:读图可知,该镇服装产业的生产阶段拥有全方位的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
  答案:A
  24.该镇各类服装企业高度集中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共用基础设施,便于生产协作
  B.交通便利,利于产品集散
  C.增加就业,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解析:该镇各类服装企业高度集中,是为了共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开展生产协作,获得规模效益。
  答案:A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据此完成25~26题。
  25.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b]解析:[/b]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外资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角洲和国内其他地区。
  [b]答案:[/b]D
  26.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b]  解析:[/b]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市场腹地相对狭小,人才技术优势不明显。
  [b]答案:[/b]A
  27.下列叙述中,基本上不属于湿地主要作用的是(        )
  A.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B.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C.调节气候,提供水资源   D.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2010年8月7日夜至8日凌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此完成28~29题。
  28.舟曲泥石流爆发后,国家测绘局利用无人飞机迅速对灾区进行监测,主要利用的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计算机技术
  29.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
  A.不同地物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B.不同地物的密度不同
  C.不同地物的海拔高度不同           D.不同地物的化学特征不同
  30.测量喜马拉雅山海拔高度,所用最精确的技术是(    )
  A.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0分)
  31. 读图“某市产业结构变化表图”和“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变化表”,回答。(8分)
  资料: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气候湿润,土壤贫瘠,山地约占全州总面积的71%。由于长期毁林开荒、陡坡种植、过度樵采,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立体农业治理水土流失:低热河谷地带种植早熟蔬菜,低海拔地区种植花椒树,中海拔地区种植金银花,高海拔地区种草养畜。
  表一  某市产业结构变化表 表二  某市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变化表  (1)该市产业结构有何变化?                 。 
  (2)表一中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说明了该市的       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3)该市重工业比重的变化特点是                              ;轻工业比重的变化特点是                   。
  (4)1978年以后,该市重工业比重逐渐下降,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可信的是:(    )
  A、该市重工业产值下降导致重工业比重下降
  B、该市轻工业发展的速度较重工业快,导致重工业产值比重相对下降
  C、该市缩减了重工业的工业项目,导致重工业产值比重下降
  D、该市农业比重下降,使农业机械的使用量下降,进而影响重工业的发展
  (5)重工业主要生产生产资料,轻工业主要生产消费资料。从表二中的该市轻重工业的变化情况可以推知,该市人民的生活水平          。(提高或降低)
  答案:(1)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的比重变化不大
  (2)城市化
  (3)先迅速上升,后逐渐下降    基本上呈上升趋势
  (4)B
  (5)不断提高
  32.读“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                  。
  (2)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                           。
  (3)我国西北地区的特色农业分别是*的           农业、青海的河谷农业、内蒙古河套平原的      农业。影响上述地区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4)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
  ②                                                            。
  ③                                                             。
  (4)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          土地生产力的长期丧失。
  参考答案、(1)干旱  递减    
  (2)气候干旱  
  (3)绿洲     灌溉     水源
  (4)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5)土地退化
  33.阅读材料及图形,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 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清水秀,森林繁茂。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图1),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1933年开始,在田纳西河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图2),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到20世纪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
  
  (1)根据图1,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根据图2中河流的流向,判断流域的地势特点。
  (3)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分析其原因。
  (4)依据资料和图,指出对田纳西河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说明其效益。
  参考答案、(1)①植被破坏:扩大种植面积、开矿、乱开滥采、用木炭炼铜导致森林砍伐、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②土地退化:高强度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③环境污染:大量排出含硫的废气,不仅污染大气,还会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体,影响生物生长.
  (2)东北高,西南低。
  (3)流域地势落差大;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丰富,加上森林茂密,河流水量大,无冰情。
  (4)措施:修筑了水坝、船闸和港口。
  效益:①防洪  ②改善通航条件、提高运输能力的效益  ③发电,形成全国最大电力供应地  ④提高水质  ⑤合理利用、规划土地  ⑥发展旅游业。提高了该流域人均年收入水平。
  34.记者从省水利厅了解到,我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目前工程规模与总布局等重大技术问题基本确定,准备工程建设就绪,主体工程已具备了全线开工建设的条件,于12月8日正式全线开工。工程实施后,关中近千万人将喝上优质汉江水。陕西跨世纪南水北调“梦”即将变为现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陕西省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 引汉济渭工程方案
  
  材料三: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1)我省境内主要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平原)、 (谷地)四个地形区。(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 渭河平原 汉江谷地(2分) 
  (2)我省地势特点是 。(1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南北高,中间低。(整体趋势由西向东倾斜)(1分)
  (3)比较发源于秦岭南北两侧河流的水文特征差异。(3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一: 发源于秦岭北侧的河流较南侧河流的流程短,流速快,年径流量较小,汛期短,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大(3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二: 发源于秦岭南侧的河流较北侧河流的流程长,流速慢,年径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含沙量较小(3分)。
  (每项一分,年径流量、结冰期必答,其余各点任答一点即可。答案必须具备比较的含义。若单独描述秦岭南、北两侧的河流水文特征,且无比较的含义,则该小题计0分。)
  (4)陕西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缺少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宝鸡是陕西第二大工业城市,历史上有“十三水绕宝鸡”之说。为了打造“工业强市、畜牧大市、旅游名市和百万人口生态园林大城市”,试评价“引汉济渭”工程对宝鸡的意义:(3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1)解决宝鸡城市、工业、人口水资源短缺问题;
  要点(2) 解决宝鸡农业灌溉水源紧张问题;
  要点(3)  可有效改变超采地下水、挤占生态水的状况,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减轻城市地质灾害;
  要点(4) 有效提高宝鸡渭河段应对水污染的能力,维持渭河健康生命,实现人水和谐。(3点以上合理即可给满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