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人抵京,带到新版《马克思数学手稿》

火星人抵京,带回新版《马克思数学手稿》

          12282040分(北京时间),火星人从美国旧金山飞抵北京首都机场。直到2130分,在首都机场第三候机楼的国际出口处,我们与火星人才得以相会。

            在回来的路上,火星人滔滔不绝地说话,看起来它很兴奋。首先,它向我转达了J.Keisler教授对我的问候。后来,我先下车回家了,让孩子继续开车把它送往西山阳山书院安排住下。

             我回到家中,急忙翻看新版《马克思数学手稿》(2001年版本)。啊!有了。我心中最想见到内容在书中终于找到了!你猜,这是什么内容?此刻,我所关心的并不是马克思本人是怎么说的,因为,马克思的话在《手稿》中译本里面都有了。我最想知道的是别人怎么看待马克思的《数学手稿》的。说白了,就是在当今时代条件下,马克思的《数学手稿》还有没有现实意 义?

             现在,马克思去世已有一百多年了,我没有必要去拍马屁。马克思对数学的最大贡献并不是证明了什么数学定理,而是把辩证思维方式带进了数学基础的研究之中。回顾过去,我搞了一辈子数学,从来都是站在数学之“中”讲数学,而不是站在数学之“外”看数学。我的思想被传统数学思维方式禁锢住了。

                大学问家Ernst Kolman说,《马克思数学手稿》丝毫不失其同时代的意义(have not lost their contemporaneity in the slightest),而且还说,《手稿》是“a matchless example of creative, concrete application of dialectical thinking”,大意是说,《马克思数学手稿》是充满辩证思维的创造性与具体应用的无可比拟的范例。

           说明:我使用“它”来指称火星人,并不是对火星人不尊重,而是因为在我心中的火星人(位于清华大学校园内的火星人开发基地的那些“小毛头”),既有男,又有女,他们我都忘不了,一个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