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理论:Don’t make me think 阅读笔记

问题描述:

第一章 确保网页容易被用户使用的最重要原则是“不要让我思考”。设计师应尽量做到让网页不言而喻、一目了然、自我解释。好的设计应该能让用户立即上手使用,而无需花费精力思考。 网页上每项内容都有可能迫使用户停下来思考,例如,名字。那些看似很酷、很


第一章
确保网页容易被用户使用的最重要原则是“不要让我思考”。设计师应尽量做到让网页不言而喻、一目了然、自我解释。好的设计应该能让用户立即上手使用,而无需花费精力思考。
网页上每项内容都有可能迫使用户停下来思考,例如,名字。那些看似很酷、很自以为聪明、带有营销性质及生僻技术的名字常常给用户带来困扰。又例如那些看起来不太明显的链接和按钮,用户没有义务思考某个地方是否能点击。
当我们访问网络时,每个微小的疑问都有可能打断我们的访问热情,它们会累积起来,直到让人抓狂、失去耐心。
一些不该让访问者思考的事

    我在什么位置? 我该从哪里开始? 他们把xx放在什么地方? 这个页面上最重要的是什么? 为什么他们给它取了这个名字?

如果要做一些崭新的开拓性的或者非常复杂的页面设计,如果无论如何也无法把页面做到不言而喻时,至少要让它能自我解释,并使用户只需花很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理解理解其用意。
另一些奇怪且有趣的用户心理:有些人会在一个折磨他们的网站坚持很久,而不愿寻找更好的;有些人会在遇到访问挫折时首先责怪自己,而不是责怪网站;人类的惰性以及重新开始新事物的不确定感往往会让用户在不佳的访问体验面前妥协(谁又能保证下一个会比这个更好呢?)。
第二章
面对精心设计排版的页面,用户做的通常只是在页面上大致瞥一眼,然后凭感觉寻找点击他们感兴趣的链接或者符合他们要求的链接。事实上用户对于页面上不关心的部分基本上不会真正看一眼。那些精心修饰的文字对用户来说更像是“以时速100公里的速度驶过的广告牌”。
关于网络使用的三个事实:
一.不是阅读,而是浏览
人们总是花极少的时间来阅读大部分的页面,通常只是匆匆浏览一下网页,然后从中选择感兴趣的栏目或文字。
理由:
    用户总是忙碌的,他们没有时间阅读那些不必要的内容。 用户知道自己不需要读取所有的内容,通常他们只是要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报纸、书籍、期刊的阅读经验教会用户如何快速定位感兴趣的内容。

二.不是最佳选择,而是满意即可
大多数情况下用户不是选择最佳的选项,而是选择第一个看上去合理的选项。这种满意策略告诉我们,一旦用户觉得某个链接似乎能跳转到他们想要去的地方,那么这个链接被点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尽管它可能不是最佳的选择的。
理由:
    用户总是忙碌的,寻找最佳策略很难,需要的时间也很长。 如果猜错了也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对选择进行权衡并不会改善我们的机会。在设计不佳的网页上花精力去选择,还不如用猜的高效。 用户喜欢享受驾驭感,跟着感觉走对用户来说更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用户衡量一个选择所愿花费的精力,取决于他们对于内容的预期、对于需求的迫切性以及对于网站的信心。
三.不是追根究底,而是勉强应付
很少有人会花时间来研究如果使用一个网站,通常他们是通过不断尝试来获得访问经验、从中找出一定的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会这么做。
理由:
    是否明白事务背后的工作机制对用户来说并不重要,他们只要求能正常使用即可。 一般的使用习惯决定了,用户如果发现某个事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会一直使用下去,直到出现新的更好的替代方法为止,但是通常很少有人会主动寻找更好的方法。

教会用户使用网站而不是勉强应付的好处
    用户能更容易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用户能更全面地了解到网站所提供的服务,而不仅仅是他们偶然看到的那些。 网站能更好地引导用户访问其所希望展示的内容。 能让用户享受到把握全局的满足感,这能极大地增强用户对自己及对网站的信心,进而留住用户的心。



第三章
设计师针对用户快速浏览页面这一特性所需注意的5个方面:
一. 建立清楚地视觉层次
让页面瞬间明白易懂的一个好办法是确保页面上所有内容的外观清楚,而且能清楚表述页面内容之间的关系。
层次清楚的三个特点:

    越重要的部分越突出(醒目)。 逻辑上相关的部分在视觉上也相关。 逻辑上包含的部分在视觉上有嵌套。

生活习惯教会了我们对视觉层次进行快速分解,通常这种分解在一瞬间就已完成。除非当那些可视信息迫使我们需要停下来思考时,我们才能隐约地感觉到它的存在。好的视觉层次能够帮助用户对页面内容进行快速分辨,提高访问效率。
二.尽量使用习惯用法
每一种出版媒体都有在发展自己的习惯用法,并不断改进这些用法,以形成新的习惯用法。在WEB上,当一种使用方法有足够多的人在足够多的地方看到使用它,那么它就会使成为一种习惯用法。
关于习惯用法的两个特点:
    该用法非常有用。
    习惯用法因为有用才会成为习惯用法,它保证了用户有一种熟悉感,适当应用习惯用法会使用户对网站的访问更容易,不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就能获得预期的访问成果。 设计师通常不愿使用习惯用法。
    创新对设计师而言有很大的诱惑,如果打算使用一种新的方法替代已有的习惯用法,那么至少必须确认1.对用户来说新的方法是同样清楚简洁、不言而喻,无须花费很多额外精力来重新学习的。2.新的方法有很大的回报价值,因此值得用户花一点努力来学习。

在确信找到一个能让大多数人都接受的新想法前,尽量使用已有的习惯用法。
三.把页面划分成明确定义的区域
理想状况下,设计良好的网页应该能让用户立刻明白各区域的作用。
把页面划分成明确定义的区域可以让用户快速找到自己关心的内容或者放心地跳过自己不需要的部分。
四.明显标示可点击的区域
用户确定点击哪里并不会花很长时间,但如果你迫使用户去思考某些通过下意识就可以知道的东西,那么你完全是在浪费每个用户对新站点有限耐心和好感。
五.最大限度降低视觉干扰
让页面不易理解的最大原因就是视觉干扰,有两类干扰:
    眼花缭乱的设计,不分轻重的布局。 糟糕的细节设计,不停打断用户的思路。

用户对复杂和干扰的容忍程度是不同的,但的确有很多人在乎这些细微处。
对付视觉干扰的一个好办法:设计页面时,可以先假定所有的设计内容都是视觉干扰,除非能够证明它们不是。



第四章
通常用户不会特别介意到达目标前所需的点击次数,只要每次点击都是毫不费力且能让用户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一条经验准则:三次无须思考,明确无误的点击相当于一次需要思考的点击。
如果需要一直在网络上进行选择,那么让这些选择变得无须思考是让一个网站变得容易使用的主要因素。
第五章
有力的文字都很简练。句子里不应该有多余的文字,段落中不该有多与的句子。同样,画上不该有多余的线条,机器上不应该有多余的零件。
去掉每个页面上一般的文字,然后把剩下的文字再去掉一半。
去掉没人看的文字会有几个好处

    可以降低页面干扰。 让有用的内容更突出。 让页面更简短,让用户在页面上一眼就能看到更多的内容,减少不必要的屏幕滚动。

两种必须消灭的文字
    消灭欢迎词。
    欢迎词只是一种社交套路,并无多少实际意义,大多数WEB用户喜欢直截了当,所以要尽量减少欢迎词,能减多少就减多少。 消灭冗长的解释文字。
    应该通过让每项内容不言而喻来尽量消除解释文字,当文字变得完全没有必要时则应把它们全部去掉。

第六章
一个事实:如果在网站上找不到方向,人们就不会访问你的网站。
用户浏览过程
    通常是为了寻找某个目标。 决定先搜索还是先浏览。取决于用户的打算、迫切程度、以及网站是否有良好的导航机制。 如选择先浏览,将通过标志的引导在层次结构中穿行。 满意地离开或失望地离开。

Web空间的奇怪之处
    感觉不到大小。
    你很难知道是否已经看到这个网站上所有感兴趣的内容,因此也很难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止寻找。 感觉不到方向。
    没有层次结构方面的上一级和下一级,即更一般的层次或更具体的层次。 感觉不到位置。
    Web导航通过具体化网站的层次结构补偿了这种缺失的空间感,营造出某种位置的感觉。

被忽视了的导航用途
    给用户一些固定的感觉。
    迷失的感觉并不好,做得好的导航会让用户觉得脚踏实地。 告知当前位置。
    通过让层次结构可视化,导航可以告诉用户网站上有什么。导航表现了内容且表现站点比引导位置更重要。 告诉用户如何使用网站。
    含蓄地告诉用户该从哪里开始,能进行哪些选择。 给了用户对网站的信心。
    清楚、规划得当的导航是网站给人留下好印象的大好机会。


可用性测试对参与的对象不敏感。
招募测试对象可以利用你能够寻找到的普通任何人,然后曲线上升。
测试用户和目标群体之间可以存在差别,理由如下: 实际上,我们都是初学者。 设计出的网站只有你的目标群里会使用,这通常不是个好主意。 专家通常不会介意对初学者来说很直观的界面。
一些例外: 如果你的网站几乎只由某一类用户使用,而且招募这一类测试用户并不困难。 如果你的目标用户群体可以分成几个明显的阵营,而且这些阵营有着完全不同的兴趣和需要。 如果使用你的网站需要专门领域的知识。
招募测试对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提供合理的激励。 邀请要简单。 避免对网站(或网站背后的组织结构)进行预先讨论。 别不好意思请朋友和邻居帮忙。
可用性测试分两种:“理解”测试和关键任务的测试。 “理解”测试就是让用户看到网站,然后看他们能否理解这个网站,理解网站的目标,价值主张,组织方法,运行方式等。 关键任务测试就是让用户完成一些任务,然后观察他们是怎么做的。
建立网站时,越早把设计思想展示给用户约好,设计师通常不愿意展示尚未完成的作品,但用户更愿意评论一些看起来还没有完成的东西,因为他们知道你还没有投入太多,还有机会进行修改,而且,由于这还不是一个精雕细琢的设计,用户不会被实现细节所吸引,从而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要点和措辞上。
总结测试结果要做的两件事:给问题分类,解决问题。
从其他人的角度看你的作品,这样的体验常常能为问题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或者让你用一种崭新的眼光看待原有问题。
测试过程中最有可能碰到的问题: 用户不清楚概念 他们找不到自己要找的字眼 内容太多
问题内类指南
忽略皮划艇问题:
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用户暂时出现错误,然后再不需要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回到原来的轨道,只要,1.出现问题的人马上发现自己偏离了原来的主体。2.他们尽量回到原来的方向而不需要帮助。3.这种情况看起来并没有扰乱他们的活动,你就可以忽略这些。总的来说,如果用户关于在哪里找到他们需要的内容的第二次猜测总是对的,那就不是什么问题。
抵制添加的冲动:
当在测试时清楚地看到人们没有理解某些内容时,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增加一些内容,如注释或一些指导说明。然而正确的解决方案往往是去掉某个或某些让人混淆的内容,而不是增加另一些干扰。
不要太看重人们对新功能的要求。
抓住够得着的果子:
每轮测试中,你的主要目标是寻找重要而不费力的收获,一般有两个类别:恍然大悟型和便宜型。
注意整体性:当你把某些部分调整得更为突出时,想想看是不是把其他内容的重要性降低了。
第十章
Web 可用性除了不要让用户思考,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做正确的事,为用户考虑周到。除了“我的网站清除吗?”之外,还要问“我的网站值得尊敬吗?”
降低好感的几种方式: 隐藏我想要的信息 因为没有按照你们的方式行事而惩罚我 向我询问不必要的信息 敷衍我、欺骗我 给我设置障碍 你的网站看上去不专业
提高好感的几种方式: 知道人们在你网站上想做什么,并让它们明白简易 告诉我我想知道的 尽量减少步骤 花点心思 知道我可能会有哪些疑问,并且给予解答 为我提供协助,例如打印友好页面 容易从错误中恢复 如果不确定,记得道歉
第十一章,第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