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之如何联系导师
前提:初试成绩基本满足往年复试分数线的要求;比较正式的邮箱帐号一枚(邮箱推荐163,gmail,帐号名以"姓+名 的简写"形式为宜,
如 风痕天,荐用 fenght@163.com)
目的:提前与导师沟通,以获得导师的认可
方法:电话;邮件,面对面沟通等
其中以邮件沟通最为方便和常见,下面就如何使用邮件联系导师,谈谈自己邮件各部分的看法的看法和几个小技巧。
1. 主题。简要说明邮件的目的和发件人的基本信息,如来自MIT的Peter想申请硕导,主题可写成"申请硕导__MIT__Peter"
2. 称呼。一般为"姓名+职称/职务",如 亲爱的周昆教授
3. 引入话题段落。首先介绍你是谁,你要干什么,
4. 邮件主体:这段最为重要,主要是通过对个人情况的信息介绍,以吸引导师,也就是暗示导师选择自己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个人情况包括:项目经验,比赛奖项,社会实践经验,专业技能,英语水平,论文发表情况等等。
项目经验,写出你参与了什么项目,负责什么部分,使用什么方法和技术,解决了什么问题,取得什么成果。
比赛奖项:参与什么比赛,在比赛中扮演何种角色承担,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英语水平:可以写出通过什么考试,擅长英语的什么方面,如顺利通过CET-6,TOEFL(110/120),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能力和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论文发表情况:在什么期刊发表了什么领域的论文,论文针对何种问题,使用方法和技术,取得了哪些创新性地突破。
在文末提及你研究生阶段的安排和以后的职业规划,以突出你自身合理规划和理性思考。
所有的这些情况只为强化你的兴趣和研究方向,当然,你的兴趣和打算的研究方向最好与导师研究方向一致或相似,以期获得导师的认可和青睐。
若最后能对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所取得成果能有所诠释和理解,更能获得导师的好感。
5. 主题结尾。对导师花时间阅读邮件表示感谢,并再次强调邮件的目的
6. 祝好。加上一句礼貌、贴切的问候会让自己增分不少。
7. 署名。在邮件右下角写上自己的名字,如"Peter"
8. 日期。在邮件右下角写上发件日期,如"2014/02/22"
9. 签名。使用正式的签名(包括发件人 姓名,所在单位,联系方式),可以方面导师联系,且显得正式。
几个必须get的技能
-
再写信之前,先将收件人添加到通讯录,注意联系人的昵称/姓名,这将会显示在收件人的收件箱中。试想一下,如果你在收件箱中发现自己的名字是
一堆乱七八糟的字符或系统默认的名称,你心情不会特别愉快吧?
2. 排版。在发送之前,点击"预览"查看邮件被人查看时候的情况,防止出现排版问题。
3. 字体。要考虑对方是在什么设备上查看邮件。
4. 回执。当选中"回执"时,收件人在打开邮件时会看到一个是否发送会址的提醒,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发送已读回执,而发件人在这之后会收到
一封邮件被阅读的提醒邮件,供我们判断导师是否已经阅读邮件,发件人是否需要采取其他方式联系导师。
5.导师邮箱的选择。一般情况招生办都会提供导师的邮箱,如果导师一直没有回信,你可以尝试给导师发表论文时使用的邮箱在此发送申请邮件。
注:以上图片操作界面均为163邮箱界面,需要示例请sms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