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Android装置间通过UDP传输目录内文件

在两个Android设备间通过UDP传输目录内文件

这两天下了一个使用UDP传输目录内文件的程序,发出来给大家一起看看,共同进步。有问题请指教。

由于udp丢包比较厉害,因此使用了自定义的内部协议,进行双方的确认。

程序跑起来后,看网络状况,有时候会一卡一卡的。


源程序下载见: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hardstone1/6039033,需要2积分,呵呵,赚点小分


以下是程序说明: 

* 本程序集成了数据导出端(服务器端)和数据导入端(客户端),使用UDP进行文件传递

 * 服务器端的文件来源目录,见Tools中SOURCEPATH的设置
 * 客户端的文件保存目录,见Tools中DESTINATIONPATH的设置,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调整
 * 
 * 由于UDP存在丢包问题,因此Server和Client的通讯需要来回包进行确认,协议包头如下:
 * 1. "55 aa 99 01",表示客户端发起广播请求,请求服务器响应
 * 2. "55 aa 99 02 + 服务器的设备名称",表示服务器接收到广播后,响应客户端请求,把此包指定IP发送客户端(此指定IP地址可以UDP广播信息包中获取)
 * 3. "55 aa 99 03",表示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的响应,接着向服务器指定IP请求:需要传递的文件总数目和文件总容量(单位为KB)
 * 4. "55 aa 99 04 + 4字节文件总数目和4字节的文件总容量",表示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的0x03请求,统计SOURCEPATH中的所有文件数目和文件总容量,发送指定IP地址的客户端
 * 5. "55 aa 99 05",客户端接收到文件总数目和文件总容量,请求服务器发送文件具体内容
 * 6. "55 aa 99 10 + 文件名称",服务器发送文件名称
 * 7. "55 aa 99 11",客户端响应,表示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0x10包
 * 8. "55 aa 99 12+文件内容",服务器端发送具体文件内容
 * 9. "55 aa 99 13",客户端响应,表示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0x12包
 * 10."55 aa 99 14",服务端高速客户端发送完毕
 * 
 * 注意:服务器发送0x10包后,收到客户端的0x11响应包,将把文件具体内容拆分成N个0x12包,每个包的大小见Tools.byteSize的设置,目前设置为10K,
 * 服务器没收到一个0x13响应包,才能继续发下一个0x12包,已放置UDP的丢包,另外每个0x12包最多发送10次而无0x13包的响应,则发送进程结束,界面提示
 * 
 * 本程序已经封装好,调用见TransportFilesActivity.java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