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组件和com组件&托管代码和非托管代码

com组件和.net组件:

COM组件是非托管对象,可以不需要.NET框架而直接运行,.NET框架组件是托管对象,必须有.NET框架的支撑才能运行。

COM组件有独立的类型库文件,而.NET组件是通过使用程序集清单来进行自我引用

COM组件基于接口进行通信,而.NET组件直接通信,不通过中间接口查询
COM组件必须在注册表中注册DUID项,.NET组件却不需任何手工注册
COM组件没次可以而且只能注册一个版本,.NET组件可以并存

 

托管代码和非托管代码:

1简单的说,就是代码被编译成MSIL后在.net的Framework下运行,同操作系统底层的交互都交给framework去做。所谓非托管代码就是脱离了Framework的管制,直接同底层API打交道,自己管理自己的内存和安全机制等东西。而托管代码就不管这些,全都由Framework去完成

2“程序”一般都是在对操作系统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操作
“托管程序”是需要通过访问公共语言运行时(cls)才能访问操作系统的程序
而“非托管程序”不用通过访问公共语言运行时(cls)可以直接访问操作系统的程序

 

备注:

Question: 什么是COM组件?
Answer: COM组件是以WIN32动态链接库(DLL)或可执行文件(EXE)形式发布的可执行代码组成。 COM组件是遵循COM规范编写的 COM组件是一些小的二进制可执行文件 COM组件可以给应用程序、操作系统以及其他组件提供服务 自定义的COM组件可以在运行时刻同其他组件连接起来构成某个应用程序 COM组件可以动态的插入或卸出应用 COM组件必须是动态链接的 COM组件必须隐藏(封装)其内部实现细节 COM组件必须将其实现的语言隐藏 COM组件必须以二进制的形式发布 COM组件必须可以在不妨碍已有用户的情况下被升级 COM组件可以透明的在网络上被重新分配位置 COM组件按照一种标准的方式来宣布它们的存在

Question: 何时需要建立一个新的COM组件版本?
 Answer: 当为已有接口指定新的ID时应该是下面的条件至少有一个成立。 接口中函数的数目发生改变时。 接口中函数的顺序发生改变。 接口中某个函数的参数发生改变 接口中某个函数的参数的顺序发生改变 接口中某个函数的参数的类型发生改变 接口中函数的返回值发生改变 接口中函数的返回值类型发生改变 接口中函数的参数的含义发生改变 接口中函数的含义发生改变 简单地说,COM是一种跨应用和语言共享二进制代码的方法。与C++不同,它提倡源代码重用。ATL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源码级重用虽然好,但只能用于C++。它还带来了名字冲突的可能性,更不用说不断拷贝重用代码而导致工程膨胀和臃肿。 Windows使用DLLs在二进制级共享代码。这也是Windows程序运行的关键——重用kernel32.dll,user32.dll等。但DLLs是针对C接口而写的,它们只能被C或理解C调用规范的语言使用。由编程语言来负责实现共享代码,而不是由DLLs本身。这样的话DLLs的使用受到限制。 MFC引入了另外一种MFC扩展DLLs二进制共享机制。但它的使用仍受限制——只能在MFC程序中使用。 COM通过定义二进制标准解决了这些问题,即COM明确指出二进制模块(DLLs和EXEs)必须被编译成与指定的结构匹配。这个标准也确切规定了在内存中如何组织COM对象。COM定义的二进制标准还必须独立于任何编程语言(如C++中的命名修饰)。一旦满足了这些条件,就可以轻松地从任何编程语言中存取这些模块。由编译器负责所产生的二进制代码与标准兼容。这样使后来的人就能更容易地使用这些二进制代码。 在内存中,COM对象的这种标准形式在C++虚函数中偶尔用到,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许多COM代码使用C++的原因。但是记住,编写模块所用的语言是无关的,因为结果二进制代码为所有语言可用。 此外,COM不是Win32特有的。从理论上讲,它可以被移植到Unix或其它操作系统。但是我好像还从来没有在Windows以外的地方听说过COM。

com组件和.net组件:

COM组件是非托管对象,可以不需要.NET框架而直接运行,.NET框架组件是托管对象,必须有.NET框架的支撑才能运行。

COM组件有独立的类型库文件,而.NET组件是通过使用程序集清单来进行自我引用

COM组件基于接口进行通信,而.NET组件直接通信,不通过中间接口查询
COM组件必须在注册表中注册DUID项,.NET组件却不需任何手工注册
COM组件没次可以而且只能注册一个版本,.NET组件可以并存

 

托管代码和非托管代码:

1简单的说,就是代码被编译成MSIL后在.net的Framework下运行,同操作系统底层的交互都交给framework去做。所谓非托管代码就是脱离了Framework的管制,直接同底层API打交道,自己管理自己的内存和安全机制等东西。而托管代码就不管这些,全都由Framework去完成

2“程序”一般都是在对操作系统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操作
“托管程序”是需要通过访问公共语言运行时(cls)才能访问操作系统的程序
而“非托管程序”不用通过访问公共语言运行时(cls)可以直接访问操作系统的程序

 

备注:

Question: 什么是COM组件?
Answer: COM组件是以WIN32动态链接库(DLL)或可执行文件(EXE)形式发布的可执行代码组成。 COM组件是遵循COM规范编写的 COM组件是一些小的二进制可执行文件 COM组件可以给应用程序、操作系统以及其他组件提供服务 自定义的COM组件可以在运行时刻同其他组件连接起来构成某个应用程序 COM组件可以动态的插入或卸出应用 COM组件必须是动态链接的 COM组件必须隐藏(封装)其内部实现细节 COM组件必须将其实现的语言隐藏 COM组件必须以二进制的形式发布 COM组件必须可以在不妨碍已有用户的情况下被升级 COM组件可以透明的在网络上被重新分配位置 COM组件按照一种标准的方式来宣布它们的存在

Question: 何时需要建立一个新的COM组件版本?
 Answer: 当为已有接口指定新的ID时应该是下面的条件至少有一个成立。 接口中函数的数目发生改变时。 接口中函数的顺序发生改变。 接口中某个函数的参数发生改变 接口中某个函数的参数的顺序发生改变 接口中某个函数的参数的类型发生改变 接口中函数的返回值发生改变 接口中函数的返回值类型发生改变 接口中函数的参数的含义发生改变 接口中函数的含义发生改变 简单地说,COM是一种跨应用和语言共享二进制代码的方法。与C++不同,它提倡源代码重用。ATL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源码级重用虽然好,但只能用于C++。它还带来了名字冲突的可能性,更不用说不断拷贝重用代码而导致工程膨胀和臃肿。 Windows使用DLLs在二进制级共享代码。这也是Windows程序运行的关键——重用kernel32.dll,user32.dll等。但DLLs是针对C接口而写的,它们只能被C或理解C调用规范的语言使用。由编程语言来负责实现共享代码,而不是由DLLs本身。这样的话DLLs的使用受到限制。 MFC引入了另外一种MFC扩展DLLs二进制共享机制。但它的使用仍受限制——只能在MFC程序中使用。 COM通过定义二进制标准解决了这些问题,即COM明确指出二进制模块(DLLs和EXEs)必须被编译成与指定的结构匹配。这个标准也确切规定了在内存中如何组织COM对象。COM定义的二进制标准还必须独立于任何编程语言(如C++中的命名修饰)。一旦满足了这些条件,就可以轻松地从任何编程语言中存取这些模块。由编译器负责所产生的二进制代码与标准兼容。这样使后来的人就能更容易地使用这些二进制代码。 在内存中,COM对象的这种标准形式在C++虚函数中偶尔用到,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许多COM代码使用C++的原因。但是记住,编写模块所用的语言是无关的,因为结果二进制代码为所有语言可用。 此外,COM不是Win32特有的。从理论上讲,它可以被移植到Unix或其它操作系统。但是我好像还从来没有在Windows以外的地方听说过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