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C中的同步与异步执行模式

ODBC中的同步与异步执行模式

1.引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局域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体系结构已经发展到复杂而开放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对于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的开发,现在常用的前端开发工具有:VisualBasic、Delphi、PowerBuilder等。它们可通过ODBC接口访问服务器的SQLServer数据库服务器。

VisualBasic、Delphi、PowerBuilder等开发工具在使用ODBC2.0来编写程序时,通常会提供三种方法来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方案设计:

·使用数据控制项

·使用数据库对象变量进行编程

·直接调用ODBC2.0API

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下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时,仅用前两种方法往往是不够的。因为采用前两种方法,其执行模式对于程序员是透明的,而ODBC2.0访问数据库时存在同步与异步执行模式之分,故容易因设计不当,发生系统死锁。因此,在实际编程序时,我们需要采用第三种方法来解决由同步和异步执行模式所造成的问题。

2.同步和异步执行模式

ODBC2.0访问数据库时,有同步执行模式与异步执行模式之分。

所谓同步执行模式,是指语句在同步执行模式下,将始终保持对程序流的控制,直至程序结束。例如查询操作,客户机上的应用程序在向服务器发出查询操作的指令后,将一直等待服务器将查询结果返回客户机端后,才继续进行下一步操作,如图1所示。

图1同步执行模式

所谓异步执行模式,是指语句在异步执行模式下,各语句执行结束的顺序与语句执行开始的顺序并不一定相同。例如查询操作,客户机上的应用程序在向服务器发出了查询操作的指令后,将立刻执行查询语句的下一条语句,而不需要等到服务器将查询结果返回客户机端后,才继续进行下一步操作。如图2所示。

图2异步执行模式

在一些应用程序开发工具中,在其提供使用数据控制项和数据库对象变量进行编程的同时,并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同步执行模式与异步执行模式的重要区别。为了使程序运行速度更快,其语句执行的缺省模式为异步模式。对于一般程序员来说,如果他对同步执行模式与异步执行模式不了解的话,他往往会在对服务器发出一个操作语句(查询或读取一条记录等操作)后,立刻引用服务器返回的执行结果,或者对该结果进行下一步操作;在异步执行模式下,客户机上的后续语句是在该操作语句发出后接着执行的,但由于各种原因,服务器不一定能执行完该操作语句,并在后续语句执行前将结果返回客户机。因此,后续语句在引用前一操作语句的执行结果时,往往会因为该执行结果并不存在而引用了错误的值,造成系统错误或死锁。

3.解决方案

解决上面所提到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案:

①利用ODBC2.0API,将语句执行状态设置为同步执行模式。ODBC2.0API中,函数SQLSetStmtOption()的功能是设置同步或异步执行模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语句,将语句执行状态设置为同步执行模式:

iRetCodeΚSQLSetStmtOption(hStmt,SQL-ASYNC-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