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HCIA认证学习笔记——链路聚合概述

本文讲述了华为HCIA认证学习笔记链路聚合。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出现原因:对于骨干链路,想要在不改变硬件的情况下,提高链路的带宽和链路的可靠性。

解决方式:利用链路聚合技术,将多条物理接口捆绑为一个逻辑接口。

简单介绍:链路聚合是把两台设备之间的多条物理链路聚合在一起,当做一条逻辑链路来使用。这两台设备可以是一对路由器,一对交换机,或者是一台路由器和一台交换机。一条聚合链路可以包含多条成员链路,在ARG3系列路由器和X7系列交换机上默认最多为8条。

链路聚合模式:

  1. 手工负载分担模式:Eth-Trunk的建立、成员接口的加入由手工配置,没有链路聚合控制协议的参与,所有接口都处于数据转发状态,平均分担流量,因此称为负载分担模式;
  2. LACP模式:链路两端的设备相互发送LACP报文,协商聚合参数。协商完成后,两台设备确定活动接口和非活动接口。活动接口一起分担流量,非活跃接口充当备份;

链路聚合条件:两端的物理口(即成员口)的所有参数必须 一致,包括物理口的数量,传输速率,双工模式和流量控制模式;

逐流负载分担:为了解决数据包乱序的情况,规定同一个帧的数据,只能从一条物理链路进行传输;

负载分担类型:

  1. 根据报文的源MAC地址进行负载分担;
  2. 根据报文的目的MAC地址进行负载分担;
  3. 根据报文的源IP地址进行负载分担;
  4. 根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迚行负载分担;
  5. 根据报文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进行负载分担;
  6. 根据报文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进行负载分担;
  7. 根据报文的VLAN、源物理端口等对L2、IPv4、IPv6和MPLS报文进行增强型负载分担。

配置:

例子1:使得PC1和PC2可以通过SW1和SW2实现链路聚合方式的通信(手工负载分担模式)。

华为HCIA认证学习笔记——链路聚合概述

SW1:

  1. int Eth-Trunk 1:创建逻辑捆绑接口组1;
  2. int gi 0/0/1;
  3. eth-trunk 1;
  4. int gi 0/0/2;
  5. eth-trunk 1;
  6. int gi 0/0/3;
  7. eth-trunk 1;
  8. dis stp brief :查看配置;
  9. dis interface Eth-Trunk 1 :查看配置;

SW2:

  1. int Eth-Trunk 1:创建逻辑捆绑接口组1;
  2. int gi 0/0/1;
  3. eth-trunk 1;
  4. int gi 0/0/2;
  5. eth-trunk 1;
  6. int gi 0/0/3;
  7. eth-trunk 1;

例子2:使得Client和Server可以通过R1和R2实现链路聚合方式的通信(手工负载分担模式)。

华为HCIA认证学习笔记——链路聚合概述   Client:

  1. interface Eth-Trunk 1;
  2. undo portswitch :把聚合链路从二层转为三层链路,并且可以为Eth-Trunk逻辑口分配一个IP地址;
  3. ip add 12.1.1.254 24;
  4. int gi 0/0/0;
  5. eth-trunk 1;
  6. int gi 0/0/1;
  7. eth-trunk 1;
  8. int gi 0/0/2;
  9. ip add 192.168.10.254 24;
  10. quit;
  11. ip route-static 0.0.0.0 0 12.1.1.253:配置缺省路由;

Server:

  1. interface Eth-Trunk 1;
  2. undo portswitch :把聚合链路从二层转为三层链路,并且可以为Eth-Trunk逻辑口分配一个IP地址;
  3. ip add 12.1.1.253 24;
  4. int gi 0/0/0;
  5. eth-trunk 1;
  6. int gi 0/0/1;
  7. eth-trunk 1;
  8. int gi 0/0/2;
  9. ip add 172.10.1.254 24;
  10. quit;
  11. ip route-static 0.0.0.0 0 12.1.1.254:配置缺省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