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小型网络系统总体规划与设计方法 2.1 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基本结构 2.2 网络系统组件工程的阶段划分 2.3 网络结构与拓扑型设计方法 2.4 网络关键设备选型 2.5 路由器选型的依据 2.6 交换机分类与主要技术指标 2.7 网络服务器的分类 2.8 网络服务器性能

知识点:

  • 路由器技术指标
  • 网络系统分层设计(上下级之比、核心层设计)
  • 交换机技术指标(总带宽计算方法)
  • 网络服务器性能(系统高可用性)


  1. 网络运行环境
    (1)机房和设备间、配线间
    机房放置核心路由器、交换机、服务等核心设备的场所
    设备间和配线间应考虑到环境温度、适度、防雷击、防静电、放电磁干扰和光纤等
    (2)电源供电
      提供UPS系统供电。电源供电的突然中断或故障会造成网络系统的关键设备*工作,回造成网络系统瘫痪,或者重要数据的丢失。

  2. 网络系统
    (1)网络传输基础设施
      包括根据距离、带宽、电磁环境与地理环境要求完成的室内结构化成绩系统、建筑物结构化布线系统、城域网主干光缆系统、广域网传输路线、微波通信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等。
    (2)网络设备
      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关、网桥、集线器、中继器、收发器、网卡、Modem和远程通信服务器等。

  3. 网络操作系统
    目前主流的网络操作系统主要有:
  • Windows NT Server 和 Windows 2003/2008/2012
  • NetWare 操作系统
  • UNIX 操作系统
  • Linux 操作系统企业版
  1. 网络应用软件开发与运行环境
  2.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系统

2.2 网络系统组件工程的阶段划分

第二章     中小型网络系统总体规划与设计方法
2.1 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基本结构
2.2 网络系统组件工程的阶段划分
2.3 网络结构与拓扑型设计方法
2.4 网络关键设备选型
2.5 路由器选型的依据
2.6 交换机分类与主要技术指标
2.7 网络服务器的分类
2.8 网络服务器性能
网络需求详细分析:

  • 网络总体需求分析
  • 综合布线需求分析
  • 网络可用性与可靠性分析
  • 网络安全分析
  • 网络工程造价估算

2.3 网络结构与拓扑型设计方法

必须采用分层的设计思想: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架构

1. 是否需要分成三层组件的经验数据是:

  • 节点数为 250~5000个,一般需要按3层结构来设计
  • 节点数为 100~500个,可以不必设计接入层网络,结点直接通过汇聚层的路由器或交换机接入
  • 节点数为 5~250个,也可以不设计接入层和汇聚层网络

2. 核心层网络结构设计:(选择题考点)

  • 核心层网络一般要承担整个网络流量的 40%~60%
  • 技术主要采用 GE/10GE
  • 核心设备是高性能交换路由器(三层交换机)
  • 连接核心路由器是具有冗余链路光纤(可以备份)
    注:第一层:物理层;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第三层:网络层;第四层:运输层;第五层:应用层。

3. 服务器集群接入到核心层的两种设计方案

a. 服务群直接接入核心路由器
b. 服务器群通过(接入层)交换机接入核心路由器
分析:
(1)a成本高于b
(2)b有单点故障的问题
(3)b中交换机容易形成带宽瓶颈,也就是数据传输的瓶颈。

4. 汇聚层网络结构设计

  • 将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子网连接到核心层,实现路由汇聚功能,扩展端口密度
  • 技术:采用多个并行 GE/10GE 交换机堆叠方式来扩展密度
  • 由一台交换机使用端口通过管线向上级联,将汇聚层与接入层合并成一层。

5. 接入层网络结构设计(会算)

  • 将终端用户计算机接入到网络中,方便分配与规划带宽,有利于均衡负载,提高网路效率
  • 技术主要采用双绞线
  • ==层次之间的上下级联带宽比 1:20
    注:例如,一个接入交换机 24个10/100M端口,上联带宽:(24×100)/20= 120M;预留余量带宽200M,如果有10个相同的接入交换机,那么总的上联带宽可以选择 2G。

2.4 网络关键设备选型

  1. 网络关键设备的基本选择
  • 产品系列与厂商的选择
  • 网络的可扩展性考虑(主干设备一定要有余量扩展)
  • 网络技术先进性考虑(避免过渡性技术和产品)

2.5 路由器选型的依据

1. 路由器分类————根据路由器背板交换能力划分

  • 高端路由器一般用于核心层主干
  • 企业级路由器一般用于汇聚层
  • 低端路由器一般用于接入层
    背板交换能力 > 40Gbps 称为高端路由器,< 40Gbps 称为中低端路由器

2. 路由器的关键技术指标(重点)

  • 吞吐量:指路由器(整机端口)的包转发能力

    • 吞吐量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端口吞吐量和整个及其的吞吐量
    • 包转发能力与端口的端口数量、端口速率、包长度、包类型有关
  • 背板能力:决定了路由器的吞吐量

    • 传功路由器:一般共享背板的结构
    • 高性能路由器:一般采用交换式结构
  • 丢包率:衡量路由器超负荷工作时的性能指标

    • 稳定持续负荷状态下的转发包丢掉的概率
  • 延时与延时抖动:数据包的流动时间与变化量

    • 延时:第一个比特进入路由器,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离开路由器所经历的时间。该时间间隔标志着路由器转发包的处理时间
    • 延时与包长度、链路传输速率有关
    • 高速路由器一般要求 1518 B 的IP包,延时要小于 1ms
    • 延时抖动:延时的变化量
  • 突发处理能力:以最小帧间隔发送数据包而不引起丢失的最大发送速率来衡量

  • 路由表容量:可以存储的最多路由表项的数量,路由器是通过路由表来决定包转发路径。

  • 服务质量:主要表现在队列管理机制、端口硬件队列管理和支持 Qos 协议

  • 网管能力:配置、记账、性能、故障与安全管理

  • 可靠性与可用性:设备的冗余、热插拨组件、无故障工作时间、内部中标精度方面

    • 路由器冗余表现在:接口冗余、电源冗余、系统板冗余、时钟板冗余、整机设备冗余

3. 典型高端路由器的可靠性与可用性指标应该达到(出考题)

  • 无故障连续工作时间(MTBF)大于10万小时
  • 系统故障恢复时间小于30分钟
  • 系统具有自动保护切换功能,主备用切换时间小于 50 ms
  • SDH 与 ATM接口自动保护切换功能,切换时间小于 50 ms
  • 支持热插拨、支持备份、并提供远程测试诊断能力
  • 路由器内部不存在单故障点


2.6 交换机分类与主要技术指标

1. 交换机分类

  • 技术分类:10 M交换机、快速交换机与 GE 交换机
  • 内部结构:固定端口交换机与模块化交换机
  • 应用规模:企业级、部门级与工作组级交换机

2. 交换机的主要指标(重点)

  • 背板带宽:代表交换机数据处理能力
  • 全双工端口的总带宽端口数 × 端口速率 × 2(考点)
    • 例如,一种交换机具有 48 个 10/100 BASE-TX端口与两个可扩展的 1000 BASE-X端口,那么在交换机满配置的情况下其全双工端口的总带宽为(48×100×2)+(2×1000×2)=13.6 Gbps
  • 帧转发速率:指交换机每秒转发的帧的最大数量
  • 延时:帧的精力时间
  • 交换方式:不同模块和协议
  • 模块式或固定端口配置:可扩展性配置和支持
  • 支持VLAN:是否基于端口的和基于 MAC 或 IP


2.7 网络服务器的分类

1. 从应用角度分类

  • 文件服务器:权限分配与磁盘管理
  • 数据库服务器:C/S模式(服务器端和客户端)
  • 网络服务:DNS、FTPWWWEMAIL
  • 应用服务器:主要采用B/S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CAD服务器、VOD、IP、多媒体

2.网络服务器从主机硬件角度的分类

  • 基于 CISC 处理器的 Intel 结构(IA)的PC服务器
  • 具有 RISC 结构处理器的服务器
  • 小型服务器
  • 大中型计算机和超级服务器都采用 RISC 结构处理器,操作系统采用UNIX

3. 按照网络应用规模分类

  • 基础级服务器 —— 1个CPU,配置低
  • 工作组级服务器 —— 1 ~ 2个CPU,支持热插拨和备用电源
  • 部门级服务器 —— 2 ~ 4个CPU,采用 SMP 技术
  • 企业级服务器 —— 4 ~ 8个CPU,采用 SMP 技术,支持双通道等容错、冗余

4. 服务器采用相关技术

  • 对称多处理(SMP):可以在多 CPU 结构的服务器中均衡负荷,因此在多 CPU 结构的服务器中是否采用对称多处理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指标
  • 集群技术(Cluster):**如果一台主机出现故障,它所运行的程序将转移到其他主机,提高可靠性、可用性、容灾性。**
  •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技术:提高硬盘的存储能力(I/O的读写能力)和吞吐量,通过磁盘容错处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 热插拔功能:能允许用户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更换故障的硬盘、板卡等部件


2.8 网络服务器性能

  1. 运算处理能力(50% 定律)

  2. 磁盘存储能力

3. 系统高可用性(考点选择)

系统高可用性能 每年停机时间
99.9 % <= 8.8 h
99.99 % <= 53 min
99.999 % <= 5 min

系统高可用性 =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 平均修复时间(MTBR)


4. 可管理性:管理界面和远程监控管理能力
5. 可扩展性:处理器扩展能力和存储设备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