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杂谈》企业商业模式(5):创新

《跨界杂谈》企业商业模式(五):创新


2015-03-25 雷震子 
雷震子 《跨界杂谈》企业商业模式(5):创新

《跨界杂谈》作者。对历史、人生、企业经营与发展、商业模式、心理学、IT等均感兴趣。人已奔四,事业无成,却牢骚满腹,想一吐为快,但不会像怨妇一样抱怨世事,而是希望和感兴趣的读者分享这四十年成长中的见闻与心得,希望对读者有所价值,打发下无聊时光

最近创新与创业在国内大火特火,有星星之火即将燎原之势。但笔者对“创新”持审慎态度,当然也不想泼凉水遭人骂。只能做个没前途的墙头草了。


《跨界杂谈》企业商业模式(5):创新

创新和创业

很多人(包括笔者在内)习惯性的会把“创新”和“创业”混为一谈,觉得是一回事。严格的讲,“创新”和“创业”有很大的不同,“创业”本身只能说对没创过业的人而言,很多要做的事情是“新的”而已,但这个相对的“新”,只是在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已。在市场经济发展早期,即*竞争的时代,大部分创业者,并非发明什么新技术和新产品,而是和别的企业做相同或类似的产品,比如:布料、衣服、产煤、钢铁、玻璃、陶瓷等等。只要市场需求足够大,一部分企业还无法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这种产品趋同性的创业就很普遍。直到市场供过于求,并进入垄断竞争的市场状态时才有所改变。因为一个产品(比如:石油、钢铁、PC操作系统、C2C电子商务、互联网搜索等),在别的企业那里经过多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积累)已经做的相当成熟(包括产品技术、专利壁垒、市场壁垒、用户使用习惯等),如果进入这个行业做相同产品,成功难度和失败概率相比*市场的年代都要高很多。而如果所有行业都处于这种垄断状态的话,采用复制产品的创业模式则不可行,只能靠挖掘尚未开发的市场潜在需求,并创新新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这种创业才有可能成功。在这种特殊场景下,“创业”才意味着必须“创新”。但实际情况是,至今,还未到所有行业均是垄断竞争与供过于求并存的情况出现。虽然可能大部分(假设80%的行业),已经处于垄断竞争与供过于求的情况,但剩余一小部分行业(可能只有20%的行业),仍然处于相对宽松的*竞争(但不代表竞争不激烈)环境,比如:餐饮、医疗、房屋租赁(非中介)等等,而且市场需求在增长,所以创业的机会并不少。在80%的垄断外加供过于求的行业进行创业,技术比拼重要,但已不能构成充分条件,资本支持与商业模式比拼可能更重要。在创新和创业等同的领域,似乎有一个良好的典范,那就是以色列,有本书叫《创业的国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

《跨界杂谈》企业商业模式(5):创新

创新与失败的线性关系

笔者没有看到权威的统计数字,也没有能力做统计。但笔者的主观印象是,“创新程度”与“失败风险”成正比。比如,一个产品的新颖程度如果是80%,那么该产品(在市场上)失败的风险也是80%。这个线性关系,都无需过多解释,都很容易理解,但是几乎所有媒体、教育与科研机构、*、风投、企业名人、暴发户、大V、演员甚至黑社会老大,都喜欢天天把“创新”挂在嘴边,张口闭口创新,却从来不提风险。这有点向战争年代的全民动员,把残忍的战争描述成一项光荣的事业,让数不尽数的吊丝、公民们轰轰烈烈、壮志难筹的走向地狱,一去不复返。

《跨界杂谈》企业商业模式(5):创新

时代似乎需要人们用感性激发出的热情去创新,并被公众所认可,从而在市场经济中继续延续着生物演进的历史,这种感性激发的创新热情,就像XXXOO一阵感情高潮之后汹涌喷出的数亿小蝌蚪一样,前仆后继的扑向他们心中的太阳----一颗卵子,经过千辛万苦(可能还得经过数不尽次数的XXOO),最终,有一只小蝌蚪终于成功了。一个新乔布斯诞生了。

《跨界杂谈》企业商业模式(5):创新

理性的看待创新

对于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而言,企业的决策者,虽然个人可能对一夜情感兴趣,但不会考虑企业一夜暴发,而是会考虑如何规避企业一夜倒闭所以企业从事高风险的创新,首先要考虑能否承受失败的风险。记得一个医药企业,研发并上市一款新药,投资大约是几十亿美金(甚至更高)。这也使得传统企业在创新上非常谨慎,层层的审批和审核,一个创新项目,可能要花费数月甚至上年的筹备过程。而大部分企业选择更多的是微创新,即做出的产品,让受众,似曾相识、又见陌生。苹果公司便是如此(可能有争议),苹果公司在iPhone推出之前,其类似外形产品PDA已经上市多年,手机的功能也已不是简单的通话功能。但iPhone一经推出,一切以前的技术积累大家都忘记了。苹果是微创新的一个经典,但即使这样的微创新对大部分企业而言,仍然步子都有些太大了,会扯到蛋。所以大部分企业的微创新更微小,这在我国山寨行业最普遍。抛开法律规范不谈。山寨的微创新体现在品牌Logo的设计(这个设计虽然蠢、但很重要),另外是体现在产品的成本创新上(虽然可能是非法的)。这类创新的最大价值,是相对容易实现,风险较低(因为是非常细微的创新),而且可以借船出海,赚取最大化的利润。虽然在法律和商业道德层面不为人称道,但却是一种务实主义路线,对于企业而言,活下去才是硬道理。企业再不要脸,再无底线,大部分企业也比黑帮和准黑帮危害要小一些。但不幸的是,事实的无*、无执法状态,使得一些企业的创新方向比黑帮还黑,比如:催熟剂、甜味剂、杀虫剂、苏丹红、勾兑汽油、洗钱技术、诈骗技术等等。对这种负面创新的治理,这属于创新之外的话题了。但从这些现象来看,其实国人从没缺少过创新精神,只是没有用对地方而已(或者说宏观机制不允许往正地用)。

《跨界杂谈》企业商业模式(5):创新

创新不仅仅是理工领域

我们一般理解创新,总觉得是理工科的技术创新才算创新。这样理解是非常狭义的。创新可以涵盖一切新的事物、思想和模式。很多人对商业模式创新嗤之以鼻,认为是投机或者是诈骗(有的的确是投机和诈骗,但只要没有被法律制裁,那就是成功的。),对虚拟经济活动的创新,除了虚拟经济受益者之外的人们更是持反面态度(包括笔者在内)。但仅从创新本身而言,这些创新都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一部分,存在即有其价值(哪怕是负面的)。我们研究创新就要研究其全部。

对这类非理工技术性创新的感兴趣的读者,建议关注这几个领域:诈骗、洗钱、金融工具设计、类似互联网商业模式设计、定价模型、艺术品设计、相声/笑话、电影创作、文学创作、非主流文化等。笔者知识面有限,无法逐一的展开介绍和分析。但在有条件时,笔者会关注一下。

《跨界杂谈》企业商业模式(5):创新

创新模式的创新

前文说到,创新的失败概率极大,创新成本极高,那是否能够解决创新与失败这个正相关曲线的挑战呢?答案是,虽然不能绝对改善,至少部分是有可能改善的。

这需要把“创新”抛开分析。

首先是成本因素。企业觉得创新输不起的首要原因是创新投入太高,让企业在创新失败后无法承受。但如果把创新成本降下来,企业就是可以承受的。那么怎么降成本呢?说来有点悖论。在创新上降低成本的最佳方式是增加投入但这种投入,不是投入到一项创新上,而是多项创新上。这就是已经红火十几年的风险投资商的商业模式。我用一个不太正确的近似简化算法(笔者统计学学的不好,还请读者原谅),如果任意一个创新项目的失败概率是80%,那么就意味着你投资100个项目,会有20个项目成功。你的直接理解可能是,100个项目失败80个,那不是亏了吗?不对,没有亏,而是赚了。因为那20个成功项目获得的收益,是100个项目总投资的几十倍或上百倍乃至上万倍。比如软银投资阿里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例。读者可能都觉得,那是软银孙正义眼光独到。不排除孙总眼光独到,但笔者更觉得是软银成功更多是得益于孙总交了*运,天天踩*,早晚能踩到一陀金子而已(专业动作,请勿模仿,伤者自负)。软银不会天天告诉你他投资哪个项目又失败了、又失败了、又失败了……,那样的话会给人以丧门星的印象,有创新找投资的人也不愿意去登门拜访了。如果信息足够公开的话,你会发现风投(VC)基本都是丧门星,因为绝大多数投资的项目都失败了。

《跨界杂谈》企业商业模式(5):创新

创新的平台化。当一个企业建成如风投VC的创新模式时,其创新就走向良性循环了,即企业通过大量并行的创新,容忍绝大多数创新项目失败,而换取少量创新项目成功的方式来获得盈利,简单比喻:买10个鸡蛋投资20元,臭了8个鸡蛋(有可能包装成毛蛋卖16元赚回成本),孵出了2只小鸡,小鸡长成后,5天就下了10只蛋,收获20元投资,1000天下了2000只蛋,收获4000元,投资回报率20000%。既然,大量并行的创新项目在运行,那么企业就可以考虑这些创新项目的共享资源(比如:办公场所、技术人员、IT设备、实验设施等等),来规模化降低成本,这些共享资源协同到一定程度就是一个创新平台创新平台是让资源集约化,降低创新的成本,从而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或支撑更多并发的投资项目。举例:如果前文那10只鸡蛋只投资10元,那么20元可以买20只鸡蛋,孵出4只小鸡,最终收获是8000元,投资省下10元,却创造了4000元的新收益。这就是创新平台化的好处。在传统行业,包括*在内的大型企业也是在建设类似创新平台,比如:美国的华尔街(金融创新)、硅谷(技术创新与金融风投结合)、国内*的创新孵化园,大型企业的大型实验室,比如国外的贝尔实验室、国内华为公司的2012实验室等。目前这种创新的平台化在大型互联网企业用的最普遍,而且在IT行业创新平台的自动化、平台化程度更高,甚至把创新平台社会化即产业链化,比如GoogleAmazon、阿里、腾讯、百度这类互联网企业,把创新平台不仅在内部使用,而且向社会开放让自费的个体到平台上创新,这类互联网平台建设所依仗的技术主要是云计算技术。

《跨界杂谈》企业商业模式(5):创新

自动化创新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人工智能的前景越发的接近现实。也使无人参与的自动化创新成为可能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创新在人工智能非主导阶段可能还是对企业或人类有益的,也因此叫人工智能,但一旦人工智能自动化创新变成机器智能所主导,人类不参与的阶段,那对人类极有可能是灾难性的。更详细讨论,可能在智能的发展相关章节进行。

结语

企业,主要是企业的老板和虚火上头的创业者们,面对创新时希望能更务实的看到创新的风险、价值,以及应用模式。没必要,因为自己的骨干因为某个项目的失败而将其简单粗暴干掉而充当炮灰和替罪羊,这是国内企业普遍现象,换个人换个项目,一样会反复炮灰的命运,甚至让很多携手创业的挚友同学,最终反目成仇,直到统计学的规律最终应验而已,但到那时,成炮灰的往往不知骨干,而且包括了企业本身。

创业和创新需要激情,但基情和激情是不同的,基情再怎么深厚、持久和四射,最终也是生不出娃的。

《跨界杂谈》企业商业模式(5):创新


--------------------------------------------------------------------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

下期预告:《跨界杂谈》企业商业模式(六):盈利

这个下期预告可能会失效,有工作太忙的原因,也有个人思考不成熟的原因。自己本来觉得至少需要再看几本书来辅助思考,现在有点等不及了,只能动笔。如果不能续写,中间笔者尽量穿插着写一些其他话题的微短文。供大家娱乐。

------------------------------------------------------------

征求插图合伙人:诚征负责插图的小伙伴作为并列作者。

--------------------------------------------------------------

关于《跨界杂谈》

这是一本正在边撰写,边连载的书,来自于延续《日子》《月子》《伺候月子》的灵感,内容涉及多个领域可能与个人工作、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是一本开阔视野与交流思想的书。通过连载,一方面看看读者是否感兴趣,另一方面,希望根据读者反馈进行不断的优化。甚至可以把读者的神回复,给出建议读者的名字纳入到书的章节中。通过互动不断完善。预计20156月份第一版截稿,争取9月份出版。争取此书超过《月子》成为厕所必备神器。

相关微信公众号:雷震子、跨界杂谈

《跨界杂谈》企业商业模式(5):创新

关于雷震子:

《跨界杂谈》作者。对历史、人生、企业经营与发展、商业模式、心理学、IT等均感兴趣。人已奔四,事业无成,却牢骚满腹,想一吐为快,但不会像怨妇一样抱怨世事,而是希望和感兴趣的读者分享这四十年成长中的见闻与心得,希望对读者有所价值(至少能打发下无聊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