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苹果方式与大学教育杂想

谷歌、苹果模式与大学教育杂想

  常讲,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应该有个性化的学习安排。了解自己、提出目标、倾力追求。这些事,必须由大学生自己完成。

  调查、规划、实施的三部曲,是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法。

  要突破必须要创新。谷歌推广A/B方法,一切围绕用户的行为走,而苹果奉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不是消费者的事。”

  大学教育用了这样的思路是否可以?

  按谷歌的,学的人多就支持,学的人少就停止。教育不能这样。教育要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也要顾及少部分人的发展。热门的学科可以火一些,但冷门的也不能取消了事。教育的事情,不是多数人说了算的,教育的引领作用,需要有超前眼光的人掌握。这种方式,培训班或许可以采纳,毕竟,其目标很直接。

  按苹果的,领着用户走。这样做的前提,产品必须是非常直接的,用户可以无障碍地接受并投入其中,如果有学习的成分,一定是先能沉浸其中,而后品得其味。大学要传授的知识相当于产品。我倒很欣赏这种模式,尤其我们的大学生,很多在入学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其不现实表现有:一是大学教育产品中逻辑思维层次的内容更多一些,本来就不是能直接体验的;二是这样的教育产品必须细分到极致,让每个人都“总有一款适合你”。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与现代教育追求规模的矛盾中,或许可以将其定为一种追求。

  大学教育以专业为单位,设定了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这个专业所有学生的“同”。大学的学习一定是要有自学成分的,这份*要有,包括学习内容的*、学习方式的*、学习时间的*。这是学生自己的“异”。有一部分大学生不能保证“同”的部分,从专业教育角度,次品一个;有一部分学生仅有“同”的部分,合格但无特点,竞争力堪忧;做到存“同”求“异”,完美的大学,无论过程,还是结局。

  教育不同于产业,杂想一番别有味道。作为学生,努力做到存“同”求“异”,让自己度过炫丽的青春;作为老师,常想着点苹果的理念,为学生铺就更自然,更舒适的成长之路。


4楼lfmilaoshi12小时前
同感!n米老师
3楼liujiahan62962920小时前
存“同”求“异”!说的好,支持!
2楼Wentasy昨天 19:23
支持下!
1楼leihengxin昨天 18:23
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