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传习录学习

目的

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

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苦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竞末能窥其藩篱。

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馨欬,或先怀忽易忿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

如之何其可得也?

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

精一

精一之功,为精纯的功夫的意思。

尚书.大禹谟: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知止而后有定

爱问:知之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 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至善只求诸心

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又不能尽?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礼记 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身之主宰便是心

心之所发便是意

意之本体便是知

意之所在便是物

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惟精,维一

道心,指合乎天理的心。

人心,指私欲之心。

爱问:道心常为一心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以先生精一之训推之,此语似有弊。

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

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

今曰‘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是二心也。

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为主,人欲又从而听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