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电路交换特点
A和B通话经过交换机
通话在A到B的连接上进行
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电路交换特点
- 计算机数据具有突发性
- 这导致在传送计算机数据时,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很低(用来传送数据的时间往往不到 10% 甚至不到 1% )。
用时的时候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
分组交换则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存储转发
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
长划分较短的固定的

分组交换过程
添加首部构成分组
每一个数据端

以分组为基本单位在网络中传送
分组交换的传输单元

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

最后还原成原来的报文

分组交换的传输单元
- 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诸如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控制信息。
- 分组交换网中的结点交换机根据收到的分组首部中的地址信息,把分组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交换机。
- 每个分组在互联网中独立地选择传输路径。
- 用这样的存储转发方式,最后分组就能到达最终目的地。
分组交换的示意图

分组交换的示意图-(a) 核心部分的路由器把网络互连起来
分组交换的示意图(b) 核心部分中的网络可用一条链路表示

分组交换网的示意图

注意分组的存储转发过程

路由器
在路由器中的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没有直接连线。
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是:
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
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
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

主机和路由器的作用不同
- 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向网络发送分组,从网络接收分组。
- 路由器对分组进行存储转发,最后把分组交付目的主机。
路由器对分组进行存储转发 最后把分组交付目的主机
分组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带来的问题
存储转发 排队 时延
分组携带 一定的开销 存储
存储转发原理并非完全新的概念
报文交换
在 20 世纪 40 年代,电报通信也采用了基于存储转发原理的报文交换 (message switching)。
报文交换的时延较长,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现在报文交换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
路由器

三种交换的比较
- 若要连续传送大量的数据,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连接建立时间,则电路交换的传输速率较快。
-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
- 由于一个分组的长度往往远小于整个报文的长度,因此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同时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连续传送大量数据 ,传送时间远大于连接建立时间 则电路交换传输速率较快
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网络的信道利用率。

参考资料
01- 计算机网络(第7版) 作译者:谢希仁 出版时间:2017-01
02-计算机网络 释疑与习题解答 作译者:谢希仁 出版时间: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