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结队作业

第一次结队作业

结对项目之需求分析与原型设计

**结队者 ** :尹傲 罗正勰

**使用工具**:**墨刀**

在《构建之法》的第八章中,介绍了NABCD模型,NABCD模型(p154~p157):

> 目的是:在竞争性地环境中做实用并且创新的项目;
> 而具体的解释如下

- N,需求(need),解决用户的需求;
- A,做法(approach),解决需求的手段;
- B,好处(benefit),产品会给客户/用户带来什么好处;
- C,竞争(competitors),市场竞争,看清优劣事态;
- D,推广(delivery),如何把产品交到用户手中;

一、首先,我在此先用NABCD模型简要分析一下我们两人的设计过程:

**N**: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老师每天都需要出不同的题目,不同年级都符号的使用有不同的要求,并且还需要每天批改作业,对错题,分数等进行统计分析。因此,用户希望我们设计出一种基于能够自动出题改题,统计分数等功能的系统,让老师能够较好的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让学生能一提交完作业就可以比对答案进行更正。

**A**:明白客户需求之后,我和我的队友便开始分析和讨论如何解决问题、满足需求的方法:

1.首先在web和app之间,我们选择了前者。因为用app的话会要考虑到不同平台覆盖(苹果和安卓)、在各种机型上的适配以及多了安装这一过程带来的推广难度等问题,相较而言,web或许更加合适。

2.确定整个软件的设计核心,然后完善这个软件(包含登录,学生页面,老师页面,后台管理页面等),接下来就是使用墨刀原型设计工具展示出来。

展示如下:

 第一次结队作业

**B**:简化了原先学生晚上做作业——老师第二天修改/对答案——再讲解这个过程,使得学生完成作业后即可查看答案,老师可以查看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为每个学生的历史分数进行统计分析,验证教学成果。学生还可以在每一题下留下评论和不理解的地方,便于老师知道错误根源。

**C**:在疫情之前,大多老师都是采用自己的出题,自己改题的方式来给学生布置作业。经过疫情之后很多老师都体验了许多的教学软件里面都有什么出题系统,但是教学软件的功能复杂,单个功能考虑方面不全面,因此老师们都不是很情愿去熟悉那些功能丰富的教学软件,但我们系统则是对出题这个功能进行全面完善,因此我们这个系统比一般的教学软件的出题功能有更多可选性,服务也更加人性化。

**D**:让老师先了解这个系统,如果老师觉得好用,再由老师向她们所教授的学生推荐。

二、模型展示
老师

1、老师登陆后选择出题数量和年级                      2、自动改题,输入学生答案,可以自动判断对错         3、老师可以直接看答案,方便给学生快速对答案
第一次结队作业                       第一次结队作业                               第一次结队作业

学生

1、学生登陆后可以自己出题来练习                       2、然后提交答案                                                                3、之后可以看自己对了多少题,然后找老师寻求答案

第一次结队作业                 第一次结队作业                             第一次结队作业

三、效能分析

内容 时长
需求分析 1H
队伍分配流程设计 2H
手绘原型草图 2H
用墨刀进行原型设计 5H
用MD进行文档编写 3H
系统后期完善

1H

总计                    

14H

  

四、psp

PSP 预估耗时(分钟) 实际耗时(分钟)
开发 300 370

需求分析 :自动

帮老师出题,改题

40 50
生成设计md文档 10 20

设计复审:多次审核,

共同讨论,确保原型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0 30

具体设计:数据库设计、

接口设计、界面编写、逻辑跳转等

30 40
具体编码:JavaWeb、PHP 70 75
 代码复审: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对系统进行完善修改 10 20
测试:单元测试、黑白盒测试、BUG修正 20 25

测试报告

100 110
工作量计算 /  
事后总结 /  
过程改进 /